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7章 振衣飞石(167)

年穿着文士服,没带书童,亲自拎了两个礼盒,站在河边打听:“敢问翰林池老爷府上何在?”

邻人不敢高声,往挂着白幡的池府一指:“若是访友,只怕不巧。”

那少年面露错愕之色,道谢之后,在池府门口转了一圈,想自己衣衫鲜丽,哪里好意思登门?只得又拎着两个礼盒,原样回到了长南街的会英客栈里。

这间会英客栈里住的多是进京赴考的江南举子,见那少年归来,大多含笑打招呼:“百里解元。”

也有人听见这称呼就撇嘴,遍地蛮子的南州解元,有何稀罕?换到文风鼎盛的江南几个州,只怕中举都不容易。到了京城就这么急赤白脸地提着礼盒出门找关系,真以为京城是这么好混的?

百里简团团作揖谦卑叙礼,拎着礼盒敲开了老师的厢房大门:“老师,我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房门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朽开门让他进去,皱眉道:“他不见你?”

“是弟子没进门。”

百里简扶他坐下,见屏风里边乱糟糟的,先叫店家来收拾了恭桶,关切道,“老师总吃泄下的汤药,一时畅快了,以后只怕更难排解。”

“何尝不知是饮鸩止渴?”老者被小弟子服侍着喝了半杯热茶,又问道,“出事了?”

百里简轻声道:“池师兄没了。”

老者闻言有些惊讶,却不显得多么地伤心。他这样的年纪,见惯了生离死别,早已看淡。

这老者正是大名鼎鼎的东胜五学士之一,当年被太后“保全”出京的前翰林院掌院学士费涓。他当年莫名其妙落了个妄议朝廷的罪名,就被流放去了南州,流刑足有二十年。

似他这样的身份地位,党人当然会刻意关照,然而,那时候的东胜党多数人都自顾不暇,费涓在南州吃了不少苦。直到孝帝驾崩,太平帝登基,方得一丝喘息。

不过,毕竟人在南州,使力有限,费涓也就只能保持一个病饿不死的状态。

费涓很喜欢眼前的小徒弟。

这是他今生最后一个徒弟了,一个出身蛮族,身上只有一半汉族血统的南州少年。

当年他贫病交困之时,恰逢金雀城的昝枭族小族长百里简四处寻访名师,有人同情费涓,将他引荐给百里简。

南州与浮托国接壤,金雀城更是边城,这地方土著势力极大,风俗与中原迥异,除了朝廷派遣来的官员,城中几乎没有读书人。百里简想读书举业,想到京城做官,可选择的余地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