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纣王杯酒释兵权,苏护摔杯反殷商

承经过。

其中明确写道:“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意思就是‘舜’将‘尧帝’囚禁在平阳,自己取而代之,并让‘尧帝’与他的儿子不得相见。

《荀子·正论》中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意思就是有人说‘尧帝’将人王帝位禅让给‘舜’,这话是假的,是浅薄之人传的、鄙陋之人的说法。

‘韩非子’说的更加直白,他在《韩非子之说疑》中说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这话不但说‘舜帝’得位不正,也明确说了‘禹王’也是如此,同时还说了‘商汤’放逐‘夏桀’,‘武王伐纣’都是臣弑君。

‘尧、舜’都是五帝之一,千古以来公认的仁君圣王,可这又怎么样,一个被自己的继任者所反,另一个乃是造反上位,也同样被继任者推翻。

这充分说明了会不会被臣子造反,被推翻王位,和仁德治天下什么的关系不大,心有反意的人,该造反还是会造反,重要的是王者的实力和手段,能不能震慑住心怀叵测之人。

所以‘黄少宏’才会将‘苏护’之言,当成狗屁。

他只是呵呵一笑,淡淡道:

“朕是否仁德且留待后世评说,至少天降功德做不了假,亩产千斤的谷粟出于我这一朝,此……即是仁德,诸公以为然否?”

他这么问,诸侯中只有少数表示赞同,更多的却是不发一言,因为对于天降功德、亩产千斤云云,他们没有亲眼见到,多半还是存疑的,只有满朝文武,都点头称是,歌功颂德。

‘黄少宏’一摆手,叹道:

“虽然朕如此仁德了,可朕还是担心天下诸侯会造朕的反,这才将诸公召到朝歌,共商此事……”

‘姜桓楚’沉吟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呢?”

在座诸侯与满朝文武,全都将目光集中在‘纣王’身上,等待‘黄少宏’的答复。

‘黄少宏’自顾自的饮了一口酒,然后把玩着手中的酒樽,似笑非笑地说道:

“不如这样,诸公都来朝歌居住,朕赐你们良田美宅、保你们荣华富贵,你们的子孙还可以继承爵位,只要为朝廷尽忠,必定世代荣华!”

“至于诸公封地,可留一幺儿,朕会派遣官员,协助镇守,今后便以此为常例,到时我等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