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

旅顺失陷以前,清廷已出现动摇。当日军越过鸭绿江,开始占领辽东各地时,恭亲王奕䜣就觉得不考虑讲和不行了。

主战派的翁同龢和李鸿藻陛见光绪帝,痛哭流涕,建言力战。

恭亲王心想:如果有希望获胜,战一下也未尝不可,然而,明知无望取胜,还继续战下去,那只会导致亡国。难道他们不怕亡国?

他是咸丰帝的弟弟,同咸丰帝一起长大,格外亲近,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帮助哥哥渡过难关。西太后是他的兄嫂。

西太后能掌握实权,应该说他的功劳最大。他拥戴年幼的同治帝,向企图夺取实权的怡亲王和郑亲王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西太后的摄政体制。但也正因为如此,西太后总觉得他碍眼,渐渐疏远他,终于在十年前把他撵下台。

这次起用,可能是由于重新评价了他同外国办交涉的实绩。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同英、法两国的交涉就全凭二十八岁的恭亲王。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即外交部,就在那个时候。

从那以后,恭亲王就成了清政府的外交代表。

事隔十年,西太后又把他抬上政治舞台。恭亲王明白她的用意。从前他曾统率过神机营,但现在他在军界的影响几乎等于零了。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发挥同英、法两国办外交的经验而已。

恭亲王号乐道主人,喜欢作诗。九月二十九日,他被起用为总署大臣,成为他创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一员。

复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涉同日本停战。擅长外交的恭亲王当然要从探询各国的调停着手。

赔偿战费,朝鲜独立,这两项无论如何也得承认。必然会遭到主战派的猛烈攻击,恭亲王也早有准备。

外交是交易,长期的外交生活使他体会了这一点。既然是交易,战败国就必须让步。

恭亲王把自己家的庭园叫“鉴园”,里面有楼台亭阁,人工美远远胜过自然美。

他透过书房窗户,凝望着那条穿过庭园的白沙甬路,拿起笔来。

他要起草电文,要求驻在外国的公使们向各国有威望的人做工作,委托他们调停战事。

公使只有三人,即龚照瑗、许景澄、杨儒。龚兼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许兼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杨兼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

恭亲王犹豫了很长时间,写了勾,勾了写。仿佛那条白色甬路鼓励了他,终于挺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