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代序 世界是人心的镜像读郭文斌的《吉祥如意》

谢有顺

郭文斌是一个写短篇的行家。他的小说,有乡土般的淳朴质地,也有短文学特有的纯粹和干净。他写了忧伤,但不绝望;他写了苦难,但不自苦;他写了小地方人的情怀,但不狭窄;他写了美好的真情,但不做作。他的短篇,真的是一刀切下去,一切就清晰地显示出来了。

我喜欢读这样的小说,文字不冷,带着温暖的色调,同时会让你和作者一起去怀想天真的童年、烂漫的往事。这是一个有根的作家,他的作品,从大地中来,有故土的气息,同时又对生命饱含正直的理解。他以自己那通达而智慧的心,打量世界,所发现的,往往是别人所难以发现的自得和优美。在苦难叙事成了主流的时代,对苦难有一种超然的理解,更能显出作家的宽广和坚韧——这正是郭文斌的写作个性。

《吉祥如意》(载《人民文学》2006年10期)并非郭文斌最好的小说,却依然洋溢着一种清新、温暖的力量。它的第一句说,“五月是被香醒来的”。五月是姐姐,她的弟弟叫六月。小说写了这两个人,也写了两个词,一个是“香”,一个是“美”。香是“艾叶香,香满堂”,是那种能把“鼻子香炸”的那种香,“胸前没有了香包的五月一下子暗淡下来,就像是一个被人摘掉了花的花杆儿”。美呢,“那个美啊,简直能把人美死”,是“快要把人心撑破了的美”。《吉祥如意》写的这种香和美,是从生活中长出来的,它不是观念,而是藏在一株草、一滴露珠、一条花绳、一个眼神,甚至一声叹息里。人的心里存着念想,怀着希望,就能从世界里闻到香,看到美,因为世界就是人心的镜像。从心里发出的香,是真香;从心底长出来的美,是至美。所谓“吉祥如意”,就是对香和美的期许,是一种生活的冀望。

《吉祥如意》里的一家子,心里存着感恩和欣喜,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富足,而是他们最大限度地享受了生活的馈赠。五月和六月是天真的,蒙眬的,对世界充满善意,在他们眼中,成人世界也是诗意的、甜蜜的。这两个孩子,在民间端午节的采艾和供奉的仪式中,发现着生活的惊奇和美好,他们在一种单纯中,被香和美所溶解。就这样,郭文斌为我们写出了一种值得珍重的人世:“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