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七章 张亮他到底是谁

人”。这里的怪,褒义,要远远大于贬义。

他是在大二那年才转学来到F国大学的。刚来,就有人在传,这个转校生来头大得很。

袁晓明当时也和身边的人一样认为,来头大得很,指的就是家室背景。很多人嗤之以鼻,家室强大的人,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

尽管不屑,却还是有人私下里,时刻暗中观察过爱德华。

穿着不修边幅,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多数时候的形象,就是弓着脑袋,嘴里小声,不知道在念念叨叨什么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

只看穿着,也实在不像有钱人的打扮。单论气质的话,则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还有,尽管爱德华的思维敏捷,但是异常跳跃。

尽管F国大学很多精英,但和他聊天,时常还是会让他们有种找不着话题重心的无措感。

看到这样的爱德华,F国大学的学生们就不禁感到疑惑了:到底是哪一点,能让人说他来头不小?

也仅仅是两个月后的某竞技赛中,看到爱德华在其中的排名与得分,F国大学的学生,在那一瞬间,就突然明白了“大有来头”的含义。

袁晓明在F国大学,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首先,他是中国人的这个身份,就已经为他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那个时候,中国人在F国大学读书的很少。大多数,也都是白皮肤的美洲人。

其次,他的成绩,也想爱德华一样,需要让人抬头仰望,拍马都不一定追得上。

也正因为同样成绩优秀,所以,他和爱德华,时常被学生,老师,甚至有时是校长,都拿来做比较。

不过,两人专业不同,一文一理,通常也没什么比较可言。

不知道爱德华有没有听过他的名号,反正,大学四年,袁晓明听爱德华的名字感觉听得耳朵都要长茧了。与其说,袁晓明和爱德华的同学情谊不深,倒不如说,他是和F国大学的大多数人都不熟,包括他的同班同学。

这大概才是徐志摩笔下真正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吧……

袁晓明看着电话中记录的号码,上面的备注名也只是个简简单单的“爱德华”三个字。当时,这个电话会保存在手机上,也还是在前两年的同学聚会上,袁晓明无意从旁坐的男人那儿打听出来的。

保存的时候也没有多想,但是没想到,两年后的现在,竟然还真的就用上了。

不得不说一句,他和爱德华的缘分,还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