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07.第205章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第205章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巴黎。

客厅里一片狼藉,虽然未能到罗马现场见证文浩刷新世界纪录的壮举,但山与海的阻隔却完全无法抑制住这群年轻人的兴奋与激动。

至于元国强,他完全没有制止队员们的狂欢,因为此时的他也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感慨之中。

曾几何时,作为中国短跑第一个电子计时全国百米纪录的创造者,元国强也曾在国内享受过明星级别的待遇。

那时的中国才刚改开不久,逐渐尝试同世界接轨。

1982年,中国田径接力队前往瑞士参加洛桑田径赛,计划为一年后的国际田联第一届赫尔辛基世界锦标赛积累经验。

那场比赛里,元国强以10秒52的成绩第三次创造了全国百米纪录,获得第三名。

冠军是美国选手杰夫·菲利普斯,成绩10秒33;亚军则是牙买加初代飞人唐·夸里,成绩是10秒47。

仅看排名和与前两名之间的差距,似乎10秒52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但现实却是,10秒52的成绩在那个年代,最多也只能挤进奥运会的复赛(第二轮)而已,关键他还不是每次都能跑出10秒5几的成绩。

那个时候,中国的百米纪录与世界百米纪录,足足相差了057秒!

在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百米纪录与世界百米纪录不断变迁,及至2005年,10秒17的中国纪录,与9秒77的世界纪录之间,差距正好是04秒。

二者之间的差距看似在不断缩短,但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10秒17与9秒77之间的差距,远比10秒52与9秒95之间的差距,要大得多得多!

百米纪录越是提升,便越是接近理论上的人类生理极限,每一个001秒的提升背后所要付出的努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过去别说世界纪录了,中国短跑领域从业人员的目标,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出一个闯进世界大赛第三轮(半决赛)的本土运动员。

至于第四轮的决赛,那已经不目标了,而是梦想。

更别提什么打破10秒大关、打破世界纪录这些事情,过去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元国强望着电视机里的文浩,嘴里喃喃有词:“原来,梦想真的可以照进现实啊”

转头又看了眼客厅里狂欢不止的队员们,眼前这一个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