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百七十四 故人(中)

客都慕名到他那里用餐。不用这样看着我,您在巴黎也只去过这一家民间餐厅,其他时间都在酒店餐厅和自己的房间里用餐。”

“看来我要向周收一笔广告费了。”徐峻微笑起来。

名人效应在任何时代都能起作用,特别在如今的欧洲,理论上只要是德国元首踏足过的地方,都可能变成旅游景点。

“所以这一顿是周请客,他之前已经向我保证过了。”魏尔勒笑着回答。

“他在这里?我是说周,他现在就在柏林?”徐峻虽然有所预感,但还是亲口问清楚比较好。

“当然,他今天就在店里,您想要见他吗?”魏尔勒回答到。

“好啊,马上叫他过来,还有他的儿子叫小林吧,他也一起来柏林了吗?”徐峻高兴的询问到。

“很遗憾,那孩子没有一起过来,据周说经过那件事之后,他就把孩子送进学校读书去了,他希望那孩子成年之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魏尔勒回答到。

“知识改变命运吗?”徐峻仰起头,手指捋着耳边的鬓角。

这年头有这份见识的中国人实在是不多,只是在四十年代的欧洲,这显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欧洲此时学者专家满地走,真正靠学识发家致富的只是少数几个。

而在历史上的战争年代,欧洲的普通知识分子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不少人因为缺乏战争时期所需要的技能,结果只能在贫困和饥饿线上挣扎求生。这也直接导致了欧洲人才大迁徙的发生,当时几乎一代欧洲培养出的科技精英,选择去大洋彼岸寻找出路,为美利坚在战后的崛起奠定了技术方面的坚实基础。

不过按照这孩子的年纪,等到他学业有成,中国的政局也应该稳定了,那时正需要各类海外的人才回去建设国家。

“让他把孩子送来柏林读书吧,你亲自去安排一下。”徐峻觉得跟法国人学不到什么真东西,柏林有欧洲最好的大学,可以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遵命,我的元首。”此时房间里没有外人,参谋长可以用元首相称。

“那么这间餐厅”元首把话题转了回去。

“是我要求他到柏林来开的。”魏尔勒坦白到。

“随着海外劳工计划的展开,柏林的中国人数量正在迅速增长,他们需要一个可以吃到家乡饭菜的地方。”魏尔勒说到。

“这只是表面的解释吧,告诉我真正的用意是什么,你不会耗费精力在这种事情上,魏尔勒。”以徐峻对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