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九章 李儒赞同

放弃天子等于放弃最大的政治资本,这是不明智的,甚至也可以说愚蠢的,董卓不愿意可以理解,李儒沉默不说话,因为他是谋士,在这方面他想的肯定要比董卓要多些,易轩说的在董卓看起来简直痴人说梦,但在李儒眼里却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如何客观评价李儒这个人?计谋多端,狠辣果断。

在《三国演义》中,李儒也是董卓的女婿,同时也是首席谋士,堪称董卓亲信,无论大小事宜,李儒均会参与谋划,隐有董卓席下第一智囊之称。

也许有人会说贾诩,或许在后来人眼中,贾诩应该是三国最聪明的人,但首先要说明,贾诩可不是董卓引以为重的心腹,董卓怎么可能知道贾诩今后几十年能有什么成就?

至于李儒,董卓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废立皇帝、迁都长安等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

别的不说,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李儒能够得到董卓的信任,亲自带人入宫毒死刘辩,这就说明了李儒在董卓集团中的地位真不低。

后来王允使用着名的“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的父子之情,李儒却能顾全大局,果断劝董卓放弃貂蝉而换取吕布的效忠,这就说明李儒不是一个只会拍马屁和托其所好的人,不过很遗憾的是董卓最终没有听从李儒的建议,以至于最终死于吕布之手。

易轩对于李儒最深的影响其实是当时董卓想要废帝,结果丁原直接喝斥董卓图谋篡位,董卓当时嚣张的大喊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然后擎剑欲斩丁原。

这个时候李儒一眼就看到了丁原背后站着一个人,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看见吕布后,李儒急进曰:“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众人皆劝丁原上马而去,丁原离去后,直接就发兵来攻打董卓了。

如果不是李儒机智,当日在厅堂会议上,死的可能就是董卓了。

董卓对易轩的提议有些生气,他无论如何也放弃不了眼下的权势,易轩说的他怎么会听不明白,其实就是让董卓提前进入诸侯战乱的时代,占据西北角,只要群雄开打,董卓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吞并其他人了。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满朝文武都痛恨董卓,一旦董卓失势,沦为一方军阀,无论天子在谁手上,文武百官都会想方设法的提醒天子先干掉董卓。

易轩也是很无奈,毕竟他是开了上帝视角的人,无法跟董卓明说后面一定会怎么样,但是现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