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1章 二上书山

书生只能离开,在门外等待最后的结果。

到了深夜,众人评出了秀才和举人的前三。

“请方文侯赠字联!”主持文会的孙知府说完,方运从二楼走下,挤在楼梯的人纷纷站到一侧让路,下面的人也让开一条通往正堂中心的道路。

正堂内从被秀才和举人们堵得水泄不通,门外的许多人伸长了脖子向里看,最外面的人不得不蹦着高看。

方运来到正中的桌子后面,向四处的人拱手,笔墨纸都已经准备好,连字联用的纸张也分了长中短三种,任方运选。

方运提起笔,环视四周,道:“这几天发生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能来此处想必都支持我方某人。那些恨不得我弃考的,大概没有那么厚的面皮前来。”

众人轻笑。

“在我演苦肉计之时,外界发生的事情都一清二楚,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磨砺。谢谢那些攻击我的人,因为你们让我更加强大,文胆弥坚!”

赞声一片。

“我这几日感慨万千,要说的话很多,但既然太多,便不说了,写一副字联来表达我对诸位的谢意!”

方运说完,提笔写下两幅字联。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幅字联并非是对联,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无比真切,每个人看后都是轻轻一叹,的确,此次圣笔评等事件正是患难见真情,正是日久见人心。

这些字句并非多么深奥,但只要真实就够了。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细细咀嚼这几句话,越发觉得有道理,尤其是第一句乃是简化孔圣之言。

方运又写了一遍,一副给秀才魁首,一副给举人魁首,随后众人高声欢呼。

到了深夜,庆功宴结束,读书人们恋恋不舍离开,许多人交换了名刺,而方运收到的名刺堆放在饮江贝一处,足足半人高。

有了名刺,就可以给其主人发送紧急传书,也可以直接用这些名刺拜访他们的友人,是拓宽人脉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回家的路上,方运收到陈溪笔的传书。

“康王家的小国公发来传书,询问管长俞因何故被关押。我已经禀报芦大都督,芦大都督说勋贵不得干政,若小国公再敢如此,必然上奏章参他一本。”

方运坐在马车上深思。

康王子女众多,但只有两个王子地位极高,其他人几乎毫无权力。

一个是康王世子,乃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