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88章 诗坛盛事

帮人,揪住“诗词圣手”四个字,集体开始找林海文麻烦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帮他说话的,不是陆松华,不是谭启昌,也不是摩诘和谷云盛,而是海云生。这个算是跌破了大家的眼镜。张赟说海云生“清高固执”,是没有说错的。

海云生的文章是发在《人民文艺》上的,正好跟他们的副刊《诗风》对上。其实说是副刊,就是同属于一个报社集团下的两个媒体而已,风格完全不一样,也互不影响。《人民文艺》是很权威的,不持立场。但《诗风》不够有名,也不够重量级,往往会随着名家投稿而左右自己的立场,比如这一次,它用了“评论员”的化名,抨击林海文,其实就等同于站队了。

海云生的《当代诗歌鉴赏第一奇谈》中,言辞也是相当锋利:

“我从事诗文研究、鉴赏、写作,至今已40年矣。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将诗词词句和内涵精神分割开来的,说什么‘作品是毫无必要进行深入分析,仅有一些辞令之美可供欣赏’这样的话。莫非持这一观点的某位同仁,当自己可以知柳牧所想,温思庭所愁?你焉知柳牧写《望神女峰》时,不是在想他家中的温柔小意的妾女,而真是在感慨太古神女的气节?时隔千年,谁敢说自己能知诗人所想。更遑论,傲慢无比地贬低创作者的内涵,这简直是鉴赏家之耻辱,之无知。这一怪论,也可称为当代第一奇谈了。”

他的加入,象征着这场关于林海文的文战的揭幕,包括谭启昌在内的一些学者教授,也开始发文,当初为林海文写诗评词评的,大多数都需要为自己的眼光辩论一下,陆松华作为大BOSS,没有自己下场。

那一头,张赟的分量渐渐不够,当初在全国作协拦住林海文的好几个,也撸袖子下场。主战场更多的还是传统的报纸,期刊是太滞后,半个月一个月才一期,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大家似乎都很有分寸,战场基本集中在古诗词上,很少有分量十足的人去讨论《讴歌》,就算有,也很难在影响力大的平台上去发表。这么一来,其实大家都明白,怎么着林海文也是一下弄不死的。所以后头,都渐渐演变成一场热闹十足的古诗词鉴赏标准的探讨大会了。

这么一场“诗坛盛事”,人大的高材生们会关注也是不出奇的。

林海文把情况简略地和楚薇薇说了一下,听到他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楚薇薇也是松了一口气。两人喝掉半杯咖啡的时候,石啸总算是来了,还带了个女孩子,叫曲颖,是他女朋友。

今天他们俩约出来,也是为了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