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章 白云苍狗

年的大兴城,如今杨广新修的东都洛阳更为宏大,“城池周长百二十里”,也就是面积大约有15x15平方公里,纵然聚集二十万户,依然不显得拥挤,达官贵人的府邸比在大兴时更大,也就不足为奇。

这一日,是腊月下旬,距离年关已经很近了。萧铣把前堂一处刚满百日的灵位撤下,亲自指挥着宫女宦官好生洒扫,把府上数月来沾染的晦气都扫除出去,免得坏了即将到来的年节的氛围。

取下来的灵牌上,书写的神位是“隋梁国公、内史令萧琮”。没错,便是在三个多月之前,萧铣最大的那个堂伯父萧琮病故了,如今刚满百日。按理说,这个灵牌上原本应该还有一个头衔,那便是“故梁末帝”,不过显然没有人有胆子这么写就是了。

想当初,杨广初登大位时,各路功臣纷纷升赏,朝廷上下是一派何等欢欣鼓舞的氛围:大业元年,越国公杨素首先因为开国过程中的大功,本已是尚书左仆射,后来又有拥立、平叛大功,几乎到了功高不赏的程度,故而被杨广封为尚书令这个原本几乎只给宗室亲王或者死人追封才用的官职。同时,在内史省(中书省)这个位置上,杨广也一口气设置了两名内史令名头的重磅官僚,分别是越国公杨素的弟弟、原大理寺卿杨约,和梁国公、前西梁废帝萧琮。

在隋文帝时,尚书令和内史令是有过多年空缺的,毕竟这些都是传说中的正二品官职,在实授的官阶中,已经是最高的存在了。很多时候这些官职无人时,尚书仆射或内史侍郎便可以暂代尚书令和内史令的实际职权。杨广登基之初居然如此大规模撒官,最初给人的震惊可见一斑。

而兰陵萧氏满门,因为萧妃升级成了当朝皇后,一度因为外戚之荣,盛极一时;除了萧琮这个早年做过皇帝、后来逊位之人做到了内史令之外;还有萧铣的八叔萧瑀从仁寿年间的内史舍人升格为内史侍郎,成了内史省的第四把手,仅次于萧琮、杨约和虞世基。其余萧铣还活着的另外两个堂叔也都重新封了开国侯爵,各有任用,堪称“诸萧昆弟布列朝廷”。

可惜,坐火箭升上去的人,终究摔下来也快,自古乐极生悲之事,不知凡几。

杨素功高震主,赏无可赏,终于在平定完汉王杨谅、修完东都之后,在大业二年年底猝然因病暴毙。杨素算是善终了,可是杨素之后,紧跟着两名内史令之一的杨约,很快被人查出犯了事儿,弹劾获罪贬官,须臾次年病亡。

杨素死后,大隋军中武将威望最高的,便只有当年杨素灭陈时麾下那四名独挡一面的名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