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八章 三皇并立

促进逼,立足未稳就发动抢攻,而在浅水原一带的一场战役中受挫,不得不转入守势——历史上。薛举军对萌芽阶段的唐军作战时,态势可是丝毫不落下风,西凉强军的骁勇,也着实让李渊一家头疼;而之所以历史上李世民在浅水原之战后还能捞到反败为胜的机会。完全是因为薛举在大业十三年突然病死了,薛举军的指挥大权不得不交给他儿子,也就是经验和资历都还不足的薛仁果。才给了李世民快速翻盘的机会。

然而,现在因为萧铣所导致的一系列蝴蝶效应。杨广被杀事件乃至其他对应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都被提前了至少两年以上,而人的寿命却大多数不会被蝴蝶效应所影响(宇文述这种战争中伤病而亡的不算)。哪怕历史上薛举之死有年事已高后不堪军旅劳累的因素在内,至少此刻还没有露出明显的健康恶化情况。

综上所述,李世民面对的压力自然比历史同期陡然增大了很多,浅水原初战失利之后,李渊不得不再刮地三尺强征新军给李世民输血,以便在西凉地区住薛举。而原本在李渊的战略布局当中,应当用于收取汉中地区与其他南下路线的部队,也全部被吸干了调到李世民这边。唐军入川的计划,不得不被无限期搁置,直到干掉薛举为止。

须知,历史上凡是以秦地而成霸业的君主,莫不是首先收取川蜀这块天府之国的,秦灭六国之前,首先就是由秦入蜀,汉高祖更是以汉中起家。而蜀地与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也往往决定了在乱世肇始的时候,会呈现“天下已乱,蜀未乱;天下已平,蜀未平”的滞后性,在隋末乱世当中,历史上的蜀地是难得一块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生战乱和民变的祥和乐土,占有了蜀地的军阀,可以从此得到的钱粮补给也是难以计数,对于国力增长的帮助不可以道里计。

而历史上,李渊起兵后不过半年,在关中略微站稳脚跟后,马上让他麾下受信任程度排行第四的亲侄儿、后来受封为赵郡王的李孝恭南下汉中,而后收川。后来李孝恭几乎为大唐打下了相当于南北朝时整个南朝疆域那么大的江山,几乎占到大唐总疆域的一半面积,可见入川与否,对于唐政权的壮大意义何等重大。

当然了,蜀地虽然富庶,钱粮广茂,兵源充足,但是蜀道艰难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就算攫取了蜀地钱粮之后,要想将这些钱粮用于关中方向的北方战场,无疑是一件损耗极大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比如三国时候蜀国诸葛亮就曾经算过,在汉中盆地屯田,将就地收获的粮食用于六出祁山讨伐长安地区的话,即使是走最近的子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