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

如此,连李鸿章的亲笔信也被拒收。

伊东书记官长在兵库县知事官邸同德璀琳进行了短暂的会晤,而且是非正式的。向他传达政府正式文件的,是兵库县知事。

在航船时代,神户和横滨都是日本的门户。也许是因为时常有要人来访之故,兵库县知事官邸有一间相当漂亮的会客厅。西洋风格的房间里,奶油色天棚上吊着华丽的枝形灯具,知事同德璀琳两人对坐灯下。

“关于您委托的事——传递清政府李鸿章写给伊藤首相的亲笔信,我立刻发电报请示了。今天傍晚,内阁书记官长带着首相的训令,特意从广岛来到这里。训令的内容恐怕会使您失望,但我不能不转达给您。”知事说了一通前言。

德璀琳微笑着点点头。知事的前言使他预知答复的不妙,但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

“据书记官长说,”知事轻轻咳了一声,“因为不能承认您是正式的使节,所以,非常遗憾,总理大臣不能接见您。就是这些。”

“我带着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阁下的亲笔信。李鸿章阁下在清政府的地位如何,不用我来提醒,人人皆知。”

德璀琳带有德国口音的英语由通译译成日语。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翻译,二十五岁上下,英语、日语、汉语都很好。有些问题怕被日方听到不合适,常用中国话同德璀琳交谈。德璀琳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也相当精通中国话。

后来闲谈时得知,这位姓黄的通译,父亲是横滨的华侨,母亲是日本人,他主要是在香港受的教育。德璀琳带来一个理想的翻译,但是,他的使命却未能按预期设想的完成。

“您说是亲笔信,但交接应有必要的手续。特别是现在,两国正交战。因为您没有正当的手续,我国也不能承认您是正式使节。”

“那我们就做一次非正式的谈判吧。”

“不,只要您不被认为有完全代表清政府的权限,就不能进行面谈,哪怕是非正式的。不但不能面谈,连信函也不能接受。很遗憾,这个决定是不可改变的。”知事说道。

知事满以为德璀琳会纠缠不休,可是,他却淡漠得让知事都为之惊讶。他说:“哈哈哈,这种事早就在我预料之中,所以,老实告诉您,李鸿章阁下给伊藤首相的信,我在今天早晨付邮了。我也写了一封信寄去。邮差会把信送到首相官邸的,至于他看不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您打算怎么办?”

“我接到一封电报,好像总督阁下有什么急事,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