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3章5中日友好靠棒子

,最快更新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1948年一月一日,第二任新中国的领导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这一天,进入天安门广场,组成装甲兵方阵的,是整整48辆47式坦蟹克——因为其是1947年定型量产而得名。

该型坦蟹克,是德国现役的主战坦蟹克e50的中国版,其标准重量为36吨,五对负重轮,扭杆悬挂,主炮为一门105毫米/50倍线膛炮,其一出场,就让应邀观摩的苏联军方代表瞪圆了眼睛。

在1947年时,苏联红军也开始了下一代新式坦蟹克量产换装工作,该型坦蟹克正是历史上著名的t54坦蟹克,使用100毫米口径的坦蟹克炮,标准重量差不多也3吨左右。苏联人郁闷的发现,东方的“中国小弟”,其主战坦蟹克的主炮口径居然超过了苏联坦蟹克。

虽然苏联红军自己,还拥有使用122毫米坦蟹克炮的is斯大林重型坦蟹克系列,但是主战坦蟹克的火炮口径居然输给了中国人,这让苏联军方心里很是不爽。

47式坦蟹克是由德国方面的开发的e50坦蟹克的简化版,德国陆军自己装备的e50坦蟹克,标准全重高达四十三吨,使用相同的坦蟹克炮,安装有垂直稳定瞄准仪,备弹42发。之所以吨位比中国的多出七吨之多,主要原因是e50是47式的改进升级版。

e50的前身,德国的安装了4号坦蟹克,使用截短炮管的,88毫米/52倍坦蟹克炮,其战斗全重34吨。不过该型坦蟹克只是过渡产品。只生产了五百多辆就被更先进的e50取代。

所以更新换代如此之快,一是德国在战后迅速和英国修好,加上与苏联的紧张关系改善,德国在东西线战略形势“从来没有象现在这般好”。二则是汉娜只是把三十吨级别的四号坦蟹克视为开发下一代四十吨级坦蟹克的“过渡产品”,原本就没有想大批量生产。三则是四号坦蟹克的开发过程中,在汉娜的强力干涉下。完全是按苏联人开发坦蟹克的思路开发的。四号坦蟹克坦蟹克虽然纸面上的性能极出色,但人机工程很不佳,车内空间狭窄,人高马大的德国坦蟹克坐进去实在难受异常,很受坦蟹克兵的诟病。

1943年后,新中国开始大量地引进行德国技术和设备尝试生产三十吨级的坦蟹克。在德国坦蟹克兵眼中诟病连连的四号坦蟹克,在中方这儿却好评如潮,东方人相对矮小的体型很适合该型坦蟹克,而后决定引进其生产线。

当时林汉更看中的是e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