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57章 大蒙古的圣公,长生天的道理

皇帝还想怎么样?

朱由检笑吟吟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瞧了瞧那个穿了身小一号儒服的大块头孔胤正,笑道:“据朕所知,你家祖辈没有辞过蒙古衍圣公……那么你就还是蒙古的圣公!”

圣公?

孔胤植心说:万岁爷你怎么样也和孔胤正那傻小子一样说话呢?

朱由检才不管孔胤植怎么想呢,因为他看中的根本就不是孔胤植,而是那个大块头孔胤正——去蒙古讲道理,就得是膀大腰圆,力大无穷,讲道理之前先来几场蒙古摔跤热一下身,然后仗剑论道,谁不服就立即斩妖除魔!

只有这样,儒家,不,是长生天的道理,才能在草原上传播!

儒家的天理,不就是草原上的长生天吗?

和那个实际上不相信儒家道理的逆子不同,朱由检是真正的儒生……在他看来《孔子遗篇》真的是孔圣人传下来的道!而这个道,现在也是他的天命,所以他有义务为儒家传道!

而儒家的道,其实也是有难有易的。其中格物致知是最难的道,甚至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一块都难。

因为格物的道,探究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格物格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容易的很——崇祯当然不知道生产力约发展,他的家天下就越难整。他这两辈子都是个要饭皇帝,吃够了匮乏的亏,当然想要发展生产力了!

而简单的道,则是天理人欲、天人合一的那一套。就是整个天理之说去骗下面的小老百姓,让他们听话守规矩而已。而为了让下面有钱有势的人配合,天理又和孝道联系在了一起,而孝道又带出了宗法。而孝道和宗法,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小民被宗族控制,而宗族在科举制度下通过培养举人、进士和天子建立从属关系。如果没有科举,则会变成豪族,就犹如东汉到隋唐的这一段。如果实行分封,则会变成封君封臣……总之,万变不离其宗!

在儒门堵了鬼神的道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怎么变化,都需要孝道宗法来支撑。

现在朱由检要用封建的办法控制草原,并且向西域扩张,当然要把天理或长生天捧出来,用来构建一个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下的宗法社会。

所以必须要有一位蒙古圣公!

“孔胤植,你不用担心草原上的苦寒,”朱由检笑道,“朕不会让你一大把年纪还往绝漠以北走的……不过你得在归义城建立圣公府,再从北宗当中挑选1000名粗通儒术的少年,同去归义圣公府,先学几年武艺和蒙古的文字语言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