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9章 高原反应要命

死得是平原地区的汉军以及其他的一些民族军,他们更不能适应高原气候,同时没有医药茶叶和营养补给,同时还要从事较重的体力活,比如拖马上山,运送军资和生病的鞑靼人等。

结果,鞑军减员严重。

死去的人起初由活着的人挖坑埋葬,然而挖坑的人干活干着干着,喘着气,同样倒地不起。

死的人实在太多,因此死尸都被扔到了山涧沟壑中,实行天葬。

鞑靼人部队高原反应强烈,连皮实可靠的蒙古战马都撑不住倒下了,军心动摇!

如果是青居军在的话,他们得到孟之祥的传授,有了一整套应付高原反应的方案,甚至还开发出红景天、银杏叶片、党参丸等药材,能够对起高原反应者进行一定的治疗。

可是鞑靼人没有啊,只有象忽必烈这样的大酋,他们通过走私弄到了一些珍贵的宋药,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不仅如此,大酋们的伙食与茶叶是有保证的,他们无须多动更加安全。

死的人是非鞑靼人居多,尤其是那些南人(南方汉人),他们的身体素质逊色过其他部族,又多动劳累,死者甚众。

一批批的人高原反应死去,不仅如此,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莫测,出发时还睛空万里,紫外线强烈,大家热出了一身汗。

可不到一二小时,就雨夹雪劈头劈脑地猛烈袭击过来。

如此气候变化,生病的人越来越多,加上食物匮乏,冻饿而死的人不在少数,累死的很多,路上一地的人体与马尸,由于太多,甚至都来不及把他们给扔到路边山沟里。

待部队离开后,蠢蠢欲动的兀鹫扑到了尸体上,把尸体分吃殆尽。

那些兀鹫十分可恶,它们跟随在部队后面,在部队上空盘旋,就象不祥的地狱死神。

官兵们皆说:“早知道是这种情况,不如留在川西与南蛮和土人拼个你死我活还来得痛快!”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忽必烈下令道:“不要回头,不得讨论,继续前进!”

一将功成万骨枯,哪怕是损失惨重,忽必烈表面上镇定自若。

仿佛死多少人对他来说都是风轻云淡,触动不了他那钢铁心肠,这是一个欲成大事者应有的胸怀!

然而还是有人死去让他倍感惋惜,甚至落泪。

军帐内,他握着奄奄一息、骨瘦如柴的张文谦的手,伤心地道:“大事未成,先生却要弃我而去,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