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22章 今日来是郝宣抚,非唐万户也!

使团下榻的金朝馆伴使奥屯按出虎等人也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待到天亮后,金哀宗知道此事,见事已至此,只好赦免飞虎军士兵,还给予犒赏,消息传开,京城军民皆欢呼踊跃。

蒙古人征战四方,其生性凶残,恃着强大的军力,对待蒙古帝国外部的政治势力,要么选择“投拜”,与蒙古统治者结成各种形式的人身隶属关系,最主要就是主奴关系,蒙古人是主,他人是奴。要么就是敌人,只有被彻底毁灭。

或降,或死,二条路任尔选!

可是,一旦某个势力感觉到这两个选项都不怎么有吸引力,蒙古人送来的不大像是“谈判条件”,而是“最后通牒”,那么,在没有外交豁免权的年代,最先遭殃的必然是蒙古使节。

在当时的亚欧大陆,这简直是“基操”。

蒙古使节向来横行无忌,但今天来到大明皇宫的郝经,敢仿效唐庆之狂妄无礼?

不!

在大明举朝文武官员的围观下,郝经与张易向高踞宝座的皇帝孟之祥下跪,行三跪九叩大礼,口称:“外臣郝经(张易)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北使声音清亮,让众人听得清清楚楚,他们头伏得低低,屁股高高蹶起,恭敬一如本朝大臣见驾。

外交无小事,来之前,北使郝经、张易与南使厉文翁、翁甫商量应有的礼仪,按郝经的意见是双方在应天府外和谈,不见南朝皇帝。

厉文翁说道:“你们要叩见我朝皇帝,礼仪如见你们的大汗。不然,请回吧!日后我们手底见过真章,你还会拜的。”

来都来了,不想失败的北使进大明皇宫,觐见大明皇帝。

孟之祥没有立即说“平身”,有意让他们等着。

这是一个让南朝文武扬眉吐气的时刻,一些前朝过来的大臣,见识过前朝与蒙古和谈时,蒙使的嚣张气焰,对比他们今时今刻的表现,实让他们感慨万分!

这也是北使万分憋屈和受辱的时刻,他们两人这一下跪,即使和谈得成,回到北地,亦会被追责,一些蒙古人甚至要杀掉这二个让蒙古圣朝丢脸的孬种!

北使跪拜的时间不长,郝经、张易却觉得过了千百年,终于听到了孟之祥说道:“平身!”

他们这才可以爬起来,起立站正,厉文翁说道:“陛下有旨,让北使念国书!”

于是,郝经取出国书念起来。

这是一份主要由郝经起草,经忽必烈同意的国书,通篇文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