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7章 四川战局糜烂

叹息说:“这难道是老天注定的吗?我只有为国战死而已!”于是破口骂战,杀死自己所骑战马,以表示殉国的决心。

血战更加激烈,曹友闻与弟曹友万皆战死,全军覆没。汪世显感叹道:“蜀将军真男儿也!”盛礼以葬之。

官家泪垂,特赠曹友闻为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毅节”。

曹友闻战死的后果严重,蜀中再也没有一支能野战的部队了。

蒙古军长驱入蜀,如人无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二十余州都被蒙古军攻下。

要不是蒙古军习惯于掠夺,不喜驻军,且不适应四川的气候而自动退却,大宋都不知道如何收复这么多的失地!

得知宋军陆续拿回蒙古军丢弃的四川城池,官家喜忧交加,高兴的是拿回了城市,忧心的是鞑军再来怎么办?

四川太重要了,拥有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蜀地,当时是南宋的一大“摇钱树”,财政的顶梁柱。

宋高宗建炎、绍兴时期,蜀地每年的税收为3342万缗(一缗为1000文铜钱);到宋孝宗淳熙时期,涨到了3667万缗。而淳熙末期,整个南宋的总钱税收入为一亿多缗。这表明,蜀地每年向南宋国家府库提供了约三分之一的钱赋。

这还只是蜀地这棵“摇钱树”的一部分。蜀地每年还向国家交纳茶、马、绢、布、酒、盐、巩、商税,绍兴年间为1300万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后增加到了2400万缗。为此,朝廷专门在蜀地设置茶马和绢麻等榷局,专门管理蜀地的税收。

据四川官府报来的消息说鞑军给四川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被抢劫了许多财富,但由于四川地形复杂,山地众多,民众躲起来不少,鞑军来往匆促,四川留存了一些力量,待鞑军退走后,民众还乡,恢复生产。

忧鞑军再来,为之奈何?

就如何加强四川防御的要务,官家与大臣们在商量着对策,大臣们更是吵翻了天!

这次四川失利,有两个关键人物,第一个就是四川制置使赵彦呐,第二个就是汪世显。

先说汪世显,他隶属蒙古汪古部,为金朝效力,到得金朝将亡,他原本不想投降蒙古,而想投降大宋,仍奉金朝正朔。又数次遣使向南宋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请求“内附”。

由于当时朝廷主政的郑清之因“端平入洛”时赵彦呐不支持他而怀恨在心,不同意汪世显内附,硬生生把汪世显逼向蒙古。

在归降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