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九章 成就

时,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相比西边的小胡子,东边的大胡子显然要悲剧的多。偌大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生产总值却只有德国的一半,要知道这数据还是魏玛共和国时代,希特勒都还没上台。什么飞机、汽车、造船、钢铁,全都是帝俄时代的遗产,如果那时候遭到强敌侵略,强大的联盟铁定要玩完。

斯大林开始搞起了集体农庄,压榨出农民手里最后一粒粮食,以此换取西方的技术和工业机械。斯大林依靠德国的支持和美国的贷款,几乎是在平地上建立起了苏联的重型工业。有了发电厂和炼钢厂,制造出了高效率的矿山机械,苏联这才拥有了大规模开发国内资源的条件。

随后苏联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全国推广的劳动竞赛调动起了厂矿工人的积极性,同样劳动成果提高了工人们的生活质量,无论是薪水还是物资供应,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老百姓可不管斯大林在中央里干了些什么,他们只看到斯大林让他们住进了崭新的木屋,餐座上每天都有黑面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上对斯大林的敌视情绪渐渐消失,他开始受到民众的崇拜和拥护。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功让苏联国力极速提升,苏联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主科研能力,不再受到那些西方工业国家的威胁与压制。斯大林志得意满,他认为苏联已经在他的领导下重新崛起,可以重新夺回沙俄帝国失去的荣耀,甚至更进一步,把国境线推向欧洲腹地,完成帝俄数代君王都未能达成的目标。

三九年苏联和德国联手瓜分了波兰,随即就开始预谋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徐峻穿越时此事已经大局已定,就算当时他想介入也没有阻挡的可能。

接着苏联又挑起了与芬兰的战争,但结果让大部分人摔碎了眼镜,当然也包括了斯大林自己,强大的苏联红军在坚韧的芬兰抵抗者手里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具有压倒性的国力支持,真不知道这场战争最终会演变成何种样子,最终战争以芬兰割地求和而结束,总算是保住了钢铁同志的面子。

接下来斯大林开始尝试向巴尔干地区出手,四零年六月苏联政府要求罗马尼亚交出巴尔克阡山脉东北部比萨拉比亚地区,并且要求罗马尼亚把北布科维纳交给他的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使用的理由是罗马尼亚政府的反苏政策,对苏联边境造成了威胁,这已经是不要脸的明抢了。

当时的德国元首还是希特勒,为了维护和苏联的友好关系,他毫不犹豫的驳回了罗马尼亚的求援请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