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百三十六章 大火并(二)

募兵员时,一眼就看中了诺曼罗夫的军队背景和影响力。

工部局的代表登门拜访,希望这位上校能够重新出山,帮助工部局招募与组建起这支俄裔部队。诺曼罗夫上校考虑再三之后,迫于正住在对方的地盘上,夹着点尾巴是必须的,所以就勉强同意了工部局提出的要求,不过他不愿意担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而是推荐哥萨克中将格雷博夫来担任这个首任司令官,他愿意作为一个军事顾问,参与这个团队的组建。

当时白俄难民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就属那群哥萨克了,这些人在内战中作风凶残,欠下了不少红色军民的血债,所以说除非苏维埃政府被推翻,否则这些人恐怕一辈子都回不到故乡乌克兰了。

工部局在白俄族群里首批招募了三百名士兵,全都是随着船队从远东一路逃亡而来的哥萨克士兵,他们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拥有相当强悍的单兵战斗能力,而在这座远东巨城里,英国人又教会了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

被迫背井离乡,来到这个语言生活习惯迥异的异邦,哥萨克们放弃了他们自由放纵的传统,开始低下头学会如何顺从。俄国队一直是万国商团里最有战斗力,也是服从性最好的部队,他们执行命令时从不犹豫,哪怕上级让他们向自己的同胞开枪,他们扣下扳机时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也因为这种高度服从性,他们也欠下了中国人民不少血债,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两年前,当时俄国队负责看守赫赫有名的国军“孤军营”,因为租界当局担心这些国府军人每天的升国旗仪式,会给日本军队进入公共租界的口实,于是下令俄国队全力阻止孤军营的升旗活动,孤军营这边当然不会轻易退缩,结果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造成了四十一名中国士兵受伤,四人不幸在冲突中丧生。

虽然这件事最终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但是俄国队在事件中表现出的坚决态度,反而更加增添了租界当局对他们的赞赏与信任。

马卡连科高中毕业之后,通过老诺曼罗夫的关系,进入万国商团的俄国队服役。一开始只是担任军官见习,顶头上司非常照顾这个既有钱又有后台的年轻人,马卡连科从小在军营里长大,加上老诺曼罗夫平常的教导,他对军队内部的规章与事务非常熟悉,很快就在所在的连队里,建立起了属于他个人的权威。

斯拉夫是一个极度崇拜权威的民族,军队里更是讲究等级森严,军官如同家长一般,掌控着士兵的一切活动,即便是此时的苏俄红军,也依旧保留着帝俄时代的这类传统(历史上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