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43章 北京人民爱崇祯

新迁入北京城的,主要是帐前骑士和他们的家眷,也有一些九边将门的子弟和家眷。

帐前骑士们虽然在北直隶八府、宣府、大同、燕山、大宁等处另有田庄,但是他们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还是会在北京城里安一个家,北京城也是他们主要的居住地。

而许多九边将门,甚至四川、湖广、河南、山东、南直隶等地的将门,也开始让子弟进入北京。

他们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在北京了方便求官,还因为北京城可以为他们的子弟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学区房啊!

虽然朱由检没有逆子那么重视教育,早早的就开办了南京小学,后来没多久又办了中学、大学。但崇祯还是开办了少年侍卫团和侍卫团,这其实就是两所军校。

其中少年侍卫团是一所六年制少年军校,下设六个年级营。入学的都是读过蒙学,习过武艺的少年。少年侍卫团的教官,将会由易入难,传授军学、武艺、数学、格物、儒学、拉丁文、蒙古文等知识——军官学校当然得传授外语,敌人的或是盟友的语言,都是必须要学会的,要不然怎么知己知彼?派出去当武官的连人家报纸都看不懂,还能搜集情报?

而侍卫团则是一所三年制的军官学校,除了接收少年侍卫团的毕业生,也接收诸军推荐的军功生。

而为了督促少年们努力学习,少年侍卫团的每个年级营的人数都是不一样的。最低的一年级营是800人,二年级营是750人,三年级营是700人,四年级营是650人,五年级营是600人,六年级营是550人,最后能够从少年侍卫团毕业并升入侍卫团的只有500人。

而这500人当中,最后能顺利从侍卫团毕业,成为一名大明帐前骑士军官的,只有区区250人!

当然了,军功生的淘汰率低一些,每一届的500人中,可以有350人熬到毕业。

250加350就是600,这一年600,三年就是1800了,比起科举大比的取士名额可多太多了。

当然了,在一次次晋级当中被淘汰的人,也是有去处的。

年少的可以补入帐前少年军的骑兵团,年长一些的可以去帐前、殿前等军充骑兵或是低级军官——当骑兵和低级军官,可是成为骑士的一个捷径啊!

如果那些被淘汰的人实在不是当兵打仗的料,也可以去考锦衣卫转行当特务。锦衣卫没有专门的特务学校,但是却有入卫考试和学徒制。现在所有的锦衣卫新人都必须先通过考试,后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