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0章

第220章

该说第三点了,顾明强越来越亢.奋,直接把事先准备的稿子丢到一边,脱稿说道,“我想说的第三个误区是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

顾明强说的第三点,显然有点离经叛道了,在场的人很多明显不太理解,三产超二产是好事,怎么就变成一刀切了?

顾明强发言的时候,大家都忙着低头记笔记,生怕记漏了一点,就连龙云也记录的很认真,不时还抬头思考。

龙云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对着大家说道,“同志们,顾明强同志刚刚说的三产超二产的问题,我相信有些同志不太理解,我来解释一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二产和三产早已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能“舍重逐轻”,只重视三产而不要二产,更不能“避重就轻”,脱离二产搞三产。从我们川东省的实际看,工业一直都是我们作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现在出现“三产超二产”的情况,是制造业向更高级形态演进的过程,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共进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此消彼长、相互替代而导致制造业“空心化”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深化认识,切记不能片面理解、错误理解,我再强调一下,所谓“三产超二产”只能是结果,而不能作为目标。”

龙云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明白了。“三产超二产”的幅度更大了,并不代表“二产”和“三产”在此消彼长、相互替代,而是在转型升级中达成了一种更好的“良性互动”,释放出了更加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结构红利”。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要说的第四个误区是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百分之六十四;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