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0章 戒石碑

面写着“宁安县署”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相传是一位大儒的手笔。

上了台阶,正门左面是两面石碑,一面写着“诬告加三等”,另一面写着“越诉笞五十”,前者用来警戒百姓不能胡乱告状,不能诬赖他人,后面则是禁止越级告状,一旦越级上诉先用刑具打五十大板再说。

右面则是一面鸣冤鼓,百姓只要有冤屈就可击鼓鸣冤。

进入县衙,便是宽阔的前庭,但在正门和大堂之间,有一座半人高的石碑挡路。

石碑的正面写着三个字,公生明。

这是《荀子》中的原句,意为公正就能明察事理。

这就是著名的戒石碑。

方运走到戒石碑前认真作揖,后面所有人也一起弯腰拱手。

方运道:“此碑铭刻荀圣之文,诸位可知用意何在?”

就见一位年过四十的举人上前一步,微笑道:“此乃代荀圣戒饬官员之文,警示我等不得贪赃枉法。”

方运点点头,认得此人便是宁安县的县丞陶定年,官居正八品,职责相当于副县令,若方运不在,他便代为管理县衙。

县丞负责县里的文书、库房、赋税和粮马等,并负责与转运司和军方交涉众多事宜。

方运绕过石碑,向前走,其余人跟在后面,走了几步,突然回头望向石碑的背面。

石碑后面一片空白。

众官员停下来,先是好奇地看了方运一眼,然后循着方运望向石碑背面,看到的也是一片空白,更加疑惑。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举人道:“县尊大人,您有何吩咐?”

方运看了一眼这个尖嘴猴腮的人,他是宁安县从八品主簿,名叫申洺,一个亲戚的女儿嫁给左相的儿子当小妾,地位骤升,是个极为圆滑的老头。在书山幻境中,此人贪掉了十万两银子,而且还发生了一件让方运记忆犹新的大事。

主簿负责全县的户籍和一些文书。

方运问:“戒石碑后面为何是空白?”

申洺一愣,哑口无言,谁也不可能关心这事,根本回答不出来,急得伸手捋着山羊胡。

方运却轻叹一声,道:“读书人应谨言慎行,你一问三不知,却出言询问,太过唐突了。不过念在您是一位老人,头脑不灵便,我便不计较。”

众官齐齐变色,方运也太出格了,刚来这里就直接斥责县衙的第五号人物。

县衙之主自然是县令,其次便是文院院君,其他各县排在第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