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章 挽救侄子的女先生1

有就是嫌麻烦躲着不出头的,最后,还是十七岁的崔丽君站出来,去礼部求了人来帮忙,主持丧葬事宜。

京城崔家出了多位官员,有的还在朝为官,还是累世书香门第,在文人中很有威望,崔家还和不少旺族联姻。这样的大家族出事,而且,几近灭门,自然惊动了皇帝。

皇帝知道崔家京城里没什么人了,又听说崔家十七岁的才女去礼部求人帮忙,就金口一开,着礼部派专人帮忙打理后事。

崔丽君和侄子是嫡枝门户,其他崔家是分出去的旁支。她就以嫡枝身份,召集在京崔家的其他人家女眷过来商议大事。有的人推脱不来,她就挨家挨户敲门,让婆子哭诉,说这家人不安葬家人。

其实那些人,不是不去收尸,只是不愿认一个少女来主事。可是,她们自己又不想出头。

崔丽君带人一闹,她们只好乖乖出来,共商大事。各家点了人,凑了钱,一起去收尸安葬。

于是,崔丽君一个未嫁的少女就牵着五岁的侄子,带着下人,去收尸,顺便把死去的崔家人安葬回老家景阳。其他崔家人跟着她的马车。后面还有礼部的官员和朝廷派出的士兵护卫。

可是,到了景阳附近,当地的官员告诉他们,景阳崔家人已经收尸了,确切地说,是把尸体抢走了。

景阳,是崔家的发源之地。五百年前,有位崔家老祖在此开馆授课,门生后来遍布天下。崔家成为书香门第,累世旺族,由此开始。

但是,后来崔家的一枝离开了景阳,来到京城求官。当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这一枝崔家男子,个个饱读诗书,通晓治国之道,便都得到了重用。

而景阳崔家却是恪守祖宗遗训,不出仕做官,还扬言要与京城崔家断绝往来,且不许葬回祖坟。但是,文人的风骨有时候敌不过世俗的诱惑。

景阳崔家做乡野教书先生,不做官,地位就慢慢比不上京城崔家了。等到太平盛世,教书先生多了,景阳崔家的一帮不思变革的老人,在教书一途,也没了什么优势。

不过,他们仗着看管祖坟,拿捏着祭祖一事,也是没少向京城崔家勒索。这点上,崔丽君就瞧不上他们。

现在,老家的那帮人,又做出抢尸体的事,这是铁了心,要从京城崔家刮出油水来!

崔丽君就带着一群女眷,在礼部官员和随行士兵护持下,硬把一百多具尸体要了出来。她强硬地拒绝了景阳崔家要求主持丧事的提议,也不肯把京城崔家各门的财产交给他们来照管。理由是,京城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