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34章 逼高

的肩膀,安慰着说道。

他对顾重安的做法是很叹服的,有些事情。虽身不能至,心却向往之。顾重安行事不曾考虑帝心朝官。不曾在意朝中势力拼角,这是葛洪心中所愿却不能做到的。

身在朝堂,陷于千丝百缕的势力关系当中,真想从意愿去行事,那是一种奢想。无疑,顾重安是幸运的,他心中所守,都坚持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实现。

“下官多谢大人了。下官已在春晖楼备下酒席,还请大人拨冗前来。”顾重安朝葛洪拱了拱手,这样说道。

就算没有葛洪此时的提醒,顾重安对葛洪都是感激的,诚如顾霑所说,葛洪要离开秘书省了,顾重安总要礼谢欢送他一番。

葛洪点点头,欣然赴这席,席中作陪的,除了顾重安外,还有被称为“秘书五善”之一的齐泌,在秘书省官员对顾重安疏远的时候,他和顾重安反而走得很近。

齐泌对顾重安的态度,其实和葛洪所想的一样。他们所想而不敢做的事情,顾重安做到了,他们便心往之。

酒席结束之后,在目送葛洪离开之后,齐泌带着醉意与顾重安说道:“顾兄,你这样的性子,适合为官,呃……你可有想过离开这乱局?”

齐泌说罢,就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剩下顾重安在春晖楼。他一身酒气头脑迷糊,但齐泌说的那句话,却奇异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你可以想过离开这乱局?

第二天顾重安酒醒之后,这句话仍在他心头翻跃,冲击着他的内心,让他神色凝重。

顾重安自懂事起,就知道自己会出仕为官,这是他唯一能走的路。因为他生于顾家,因为他是顾霑的儿子,是其时兵部尚书顾蕴宁的嫡长孙,除了出仕为官,他没有别的选择。

在整个少年、青年时期,顾重安都在为出仕为官作准备,最后得了进士出身,后来被授予官职,一路在外地官场浮沉,最后才回了京兆任秘书郎。

这些年在外地任官,顾重安考课所得大都是中中,偶有中上。如果顾霑不是吏部尚书,或许他都不能出任京官。他一直以为自己才能平平,只能勉强守成,直到出现了云山书院这些事。

他第一次觉得,或许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只是以往心力都用得不对而已。他想,他在为官一途没有什么政绩,可能是内心根本不想为官之故。

齐泌的说话,仿佛为他打开了另一扇们,提供了另一个人生可能。离开这乱局,不再理会朝中势力倾轧,那么,又能去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