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五十二章:不讲武德,破坏市场?

排片场次就知道,《无间道》的放映规模已经完全达到了商业上映的水准。

一个所谓的“点映”片,怎么可能在小县城占据所有场次,在大城市每天排片过万场?

这根本就不是“点”了,分明就是在整個面上的提前上映。

先不论电影质量和内容如何,单就这手段来看,本身就颠覆了点映的本义。

一般点映片从不会在初期就大规模占据资源,因为其目的是试水、进行小范围的观众调查。

但《无间道》却以点映之名,采取上映级的排片和宣传力度。

其背后的商业运作已然昭然若揭。

这对想要公平竞争的其他电影无疑也是个沉重的打击。

在“点映”期间,《无间道》并未在豆荚等平台开放评分功能,所有人都无法对这部电影进行评价。

这无疑也引起了众多观众的不满。

许多已经观看过的网友纷纷在“想看”区发表评论,表达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其中不乏影评人和资深影迷的长评。

综合下来,多数人给出了二星半到三星的低分,表示电影质量一般,台词生硬做作。

“除了张福荣的表演还行,其他演员都仿佛在神游。”

“剧情上完全让人没有办法信服,狗血bug多得数不过来。”

许多观众如此吐槽道。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这部口碑参差的电影,却在点映期间创下破亿票房。

然而“点映”票房却继续直线上涨,似乎丝毫不受口碑影响。

而在豆荚电影网上,人们无法进行评分,导致这部电影的评分一直显示为“暂无”。

许多观众质疑,影片方这是故意“点映”之名进行商业炒作,一边放任高票房,一边不敢开放真实口碑。

如果这种手段被其他电影效仿,观众的选择将被严重地误导。

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却可以通过信息不透明获得高票房,这种趋势必须被遏制。

否则,公平的电影评价体系就将名存实亡。

同样,《无间道》的“点映”手段在业内引发了广泛争议。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大规模提前上映的做法,将严重破坏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首先,这种手段让人无法区分“点映”和“上映”的界限。

点映本意是小规模试映,而《无间道》却全国遍地开花,场次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