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82章 沈阳城,张小旗

的收获,比诸葛亮一出祁山之战的收获可大多了!不仅拿下了马孟山——插汉河套以东的大约半个燕山,而且还趁着辽西明军东援的机会,拿下了天聪元年的宁锦之战中没有夺下的锦州城。

而且天聪大汗在“一出燕山”之役中的拿下的地盘可不是没有实际驻军,只是在地图上随便画画,而是真正驻兵屯田!从八旗当中抽出了正蓝旗和镶蓝旗的半数人马,加上八个新建的蒙古旗(八旗蒙古),以及一部分汉军(现在还没有八旗汉军,只有汉军牛录),分别在马孟山以东地区以及锦州周围屯田戍守。

这可是真正的开疆辟土,真正将大金和南朝的边界向前推了几百里啊!

所以在四平街上开买卖的汉民和汗包衣奴才,可不敢说“一出燕山”打亏了……

虽然大金国没亏,但是现在正在镶红旗的主子看铺面的包衣奴才张小旗却亏了!

他入口转了一圈,好歹上了几次战场,最后却什么都没捞着,回来以后还是镶红旗的奴才。当包衣奴才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张小旗的爷娘因为天聪二年冬季开始的饥荒丢了性命——张小旗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他的爷娘年纪都不小了,他是他爹和他娘的小儿子,他爹娘四十来岁才生了他。

而在这个时代,五十多岁快六十的人,除非是养尊处优而且注重锻炼的人物,否则都老得不行,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也不可能提刀上阵去给大金国打仗了。

对镶红旗的主子们来说,这老两口当然也就没什么价值了……如果张小旗能得个旗丁的身份,当然有办法为爷娘挣口吃的。

可他偏偏只是个奴才……虽然是个还有成长空间的小奴才,但是也没办法救了爷娘的命。

哪怕他愿意把自己的口粮让出来给爷娘也不行——他是包衣奴才,是没有饿死的自由的,只有主子认为他必须饿死的时候,他才能饿死!

而且能当主子的人都精明着呢,是不会把必须饿死的老人和孝子们摆在一起的!

他现在还记得和爷娘诀别的那一刻……两个老人家大冷天的被抓了差,去锦州军前效力,实际上谁都知道锦州军前根本不需要他们,那么老了去干嘛?给明军送人头?而且主子们也不会提供沿途所需的口粮。

实际上就是把这些多余人口赶出去饿死……而向来孝顺的张小旗,却是笑着和爷娘分手的!

必须得笑,大金国的包衣奴才从征出城,怎么可以哭?在上回入口之战中救了张小旗一命的范文寀带着镶红旗的汉军负责“护送”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