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7章 首陀罗们,迎闯王啦!

口号,哦,还有一个口号,就是“废种姓”!

提出“废种姓”的是被李继成派去印度考察的宋耀文,他本来想求见奥朗则布的,但是奥朗则布在撒马尔罕,所以他只能在孟加拉和病入膏肓的总督米尔·朱姆拉见面。米尔·朱姆拉因为病得快不行了,所以也没功夫和宋耀文折腾,很爽快的同意了大顺帝国吞并吉大港的要求。

在外交使命结束后,宋耀文就提出在印度帖木儿帝国境内游览和拜佛的要求。米尔·朱姆拉就给了他一张通行证,又派了几个信仰印度教的官吏陪着他到处溜达。

一番考察之后,宋耀文发现天竺这里的劳动人民比大明的劳动人民苦多了!

现在大明的劳动人民面对的最大不公就是一个——贫富不均!

而且大明的贫富不均也不是完全无解,穷人还是有很多出路的……如果他们肯吃苦又不是特别怕死的话。

至于生而不平等的问题,如果不算财富不平等的话,那么摆在17世纪的世界上,根本就不算什么。据说是农民起义的大顺,在这方面都比不过大明——现在大顺的府兵户多达60万户,数量比大明的贵族多了十几倍!

而且大明的贵族大多集中在应天府,在朱皇帝的看管下干不出太多的坏事儿,而他们享受的最大特权,就是可以接受到高标准和高水平的教育。

不过大明的老百姓也不是没有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应天府最好的贵族学校也招收平民学生,只是名额有限,竞争激烈。不过大明国内现在也有了许多民办的新式学校,其中一些水平也不低,所以拥有一定财力和智力的平民接受新式教育的机会也很多。

而大顺那边的农工商民要成为“士”(府兵),可就困难多了!

当然了,困难归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要不然大顺的府兵户也不会有那么多了。

不过大顺这边的平富不均问题却不严重,都穷啊!农民交租交穷了,府兵们打仗打穷了……

而天竺这边的劳动人民则是把大明和大顺两朝老百姓的苦都吃下去了,而且还是翻倍的吃!

他们不仅穷,而且还贱,而且还子子孙孙都不给翻身!

天竺有个什么种姓制,人是有种的,种不好,子子孙孙都是贱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什么的,在他们那里是不允许的。

要翻身就只能修来世……可来世的事情谁知道啊?这也太欺负人了!

贱民都子子孙孙不能翻身了,当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