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11章 朕才不怕你们呢,因为朕是有道明君!

和蒙古的旗丁都有份地,也会耕种放牧,但是靠他们种地放牧的收入,是维持不了军役,必须有农奴缴纳的重租贴补。

同时,大清朝廷又让充步军汉军、朝鲜八旗去耕地自养——不用缴税纳租,也没铁杆庄稼可以吃。

不过因为步军的成本比较低,没有铁杆庄稼也可以维持。

通过这旗下包衣屯田制和新军制等两项改革,大清就能维持一支最大动员规模可以达到24万人的庞大武装力量了!

当然,动员到24万,就意味着大清国生死存亡的时候真的到来了!

而日本国未必会被大明吞并(又穷又横的,谁高兴吞并?),但是被大明狠狠打压是肯定的。因为东亚世界,从来是一界难容二主!

以往的中华都没大办过海军,也没有跨海东征日本国的能力,就忽必烈头脑发热去了两回,结果都被台风吹没了……不过现在朱由检领导下的大明,是真正开始走向海洋了,而且还勾搭上了西洋红毛荷兰国,那可是全世界头一等的海洋强国,大明跟着学点皮毛也能把舰队和军队开去日本国了。

所以不习惯当狗的日本武士,就不得不跟着大办海军了。不过日本德川幕府的兴办海军之策和他们入侵朝鲜半岛南部,以及联合大清之策一样,其实都是防御性质的。

因为哪怕日本的“六十令国舰队”办起来,也不是大明海军的对手……17世纪海军的基础,就是商船和水手的数量!

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拥有1.5万艘商船,雇用了百万之数的水手,虽然其中大部分都不是荷兰人,但是他们都在荷兰商业资本的控制之下。靠着这个基数,荷兰的海上霸主地位,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人可以挑战的。

而大明(华商)的海船数量不能和荷兰相比,最多也就几千艘,水手数量约在几十万人。但是这个数目相对日本,优势实在太大了……所以知道自己处于劣势的日本德川幕府,虽然口号喊得很响,但是却不敢中断中日之间的贸易。

所以郑芝龙的商船,现在依旧能大摇大摆的出入长崎、平户等港口!

而朱由检对于日本、大清两国的新政和抱团,似乎毫不在意。听完孙传庭的报告,也没有任何表示。

“万岁爷,”已经有点老态龙钟的元辅毕自严道,“倭寇、奴贼不仅结了同盟,而且还一起实行新政,这两个国居心,已经昭然若揭,我朝不可不防啊!”

总参议陈奇瑜现在也可以参加西暖阁小朝会了,元辅毕自严话一说完,他就接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