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07章 谁叫你分封?

正式依靠着这些藩国的共同努力,大明天朝才会膨胀到如今的规模。

但是分封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封出去的国家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要撸掉一个巡抚、总督,一道旨意也就行了。要撤掉一个内属藩镇的老大,就得看情况下手了。而要换掉一个藩国之君……呵呵,除非人家自己不想干了,要不然就得刀兵相见!

当然了,朱慈烺也没得选择……下面的人要吃饭啊!

人口都超过两亿了,还在蹭蹭的往上涨。不去海外多圈点地,留家里农民起义玩吗?可别以为平均分配土地能解决什么问题,大顺流寇已经搞过了,在人均土地占有率过低的情况下,平分只能解决一时的难题,长期来看不仅无效,而且还会激化矛盾——平分土地会造成人口增长加速,因为在一定程度的平均化下,结婚生子的门槛被大大降低了。这就使得原本就非常紧张的人地矛盾在一二十年后急剧恶化……而且一定程度的平分(封建社会不可能完全平分,打天下的功臣猛将必须得拿上一大份,要不然皇帝就得换人做了)必须配合抑制私人工商业的政策,才能比较长久的维持平分的成果。

如果和现在的大明一样,实行鼓励私人工商业发展的政策,那必然会加剧土地兼并——因为农牧业也可以成为一门生意,成为工商业的一部分。而且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手工工场的原材料主要依赖农业提供。

所以鼓励私营工商和不抑兼并基本上是一回事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圈占海外富饶土地来为本土减压,就成了唯一靠谱的办法了。

而分封制就是快速圈地的不二法门了,因为分封可以将管理成本和开发成本转嫁出去,同时吸引贵族和资本参与其中。而建立直属海外领地,所有的投资和管理,都得朝廷负责……产生的亏损,也得朝廷兜底。

可别以为圈占了殖民地就一定能赚钱了,殖民有风险,建国需谨慎啊!

如今的代国王朱慈炯就是一个承担了藩国管理成本和开发成本的倒霉蛋!

他在买卖城的买卖亏惨了……重开丝路的故事讲起来蛮好听的,可做起来才知道没那么容易。

中亚这边天天打仗,谁还买丝绸、瓷器、茶叶?

罗刹国现在又卷入了中亚战争,和哈萨克人、花剌子模人、乌兹别克人结盟,一块儿和大明的西域三藩开战,打得不亦乐乎。

而且通过和中亚天方教的结盟,罗刹国打通了伏尔加河——波斯的贸易线。商品通过海路运往波斯,再走陆路抵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