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126章 吴三桂的根

万官兵,现在都可以说是断绝了生路!

之前他们当中的兵将有朝廷的粮饷可吃,百姓或是种地,或是开店,或是由从军的家人供养,大致上也是衣食无忧的。如果不是满洲人的兵马时不时要入寇劫掠,他们这些人都可以算是生活在乱世之中的一片桃源乐土上面了。

可是现在,他们不仅失去了家园和田地,而且也不可能再得到朝廷的供养……这三十万人的吃穿怎么解决?从宁远带来的粮草和山海关上的储备算不上多丰厚。如果不能在几个月内寻到一条活路,那么聚集在山海关内的这三十万人,就都得变成饿殍!

王永吉拍了拍城墙的垛口,叹了口气:“长伯,除了借东虏之兵打回京师去,老夫真是想不别的生路了。南下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圣上和太子能不能突围到天津。

即便是能到天津,也是要匆匆而走,浮海南下的。

即便可以在天津停留一段时间,也不可能收容山海关这里的三十万百姓啊!沈廷扬手中不过一百多艘海舟,即便能走几个来回,从大沽口拉走个五六万人就到头了。剩下的人怎么办?饿死还是让流贼杀死?

至于投降流贼也活不了此间的三十多万人……流贼不会给咱们能养三十多万人的地盘的,也不会给咱们足够的粮饷。无地、无饷、无粮,不出数月,山海关下就皆是饿殍了!”

如果朱慈烺这会儿到了山海关,听到王永吉的分析,估计也无话可说了。因为朱慈烺也没打算把山海关内的三十万多人都拉走……这是不可能的!沈廷扬能从大沽口运走五万人,就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运几十万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吴三桂也不愿意抛弃山海关这里的三十多万人……倒不是他有多爱民,而是这三十多万人是吴三桂的根。

拥有自己的“根”就是吴三桂最厉害的地方!和此时绝大部分的明军不一样,吴三桂的军队其实是授田的——辽西这块已经没有勋贵和士大夫插手的空间了,所以都在辽军控制之下。而且从孙承宗、袁崇焕经营宁远时开始,就推行辽人守辽东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将关宁军变成了一个以辽西土地为基础的兵农合一的军事集团。

也就是说,关宁军一边吃着朝廷饷,一边耕着辽西的地,不仅在经济上极有保障,而且还将自己的根牢牢扎进的辽西的土地——每一个关宁军士兵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有家有业,就意味着他们的命运被关宁军的首领,也就是吴三桂本人牢牢掌握了。同时也意味着关宁军拥有额外的动员和补充能力,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