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78章 天命,知行

儒家最为看重本性,历代众圣与大儒多有论述。

锻天命则是指锤炼人的本性,只有坚守自己的本性,才能铸就圣道根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这八条目,其实都涉及到锤炼本性,甚至可以说,这是先贤们探索出来的一条锻天命的捷径。

人自然形成的本性是纯粹的,但人无法直接感知,因为本性是无形的,读书人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才能逐渐感悟本性。

在圣元大陆,有关“知”与“行”的讨论很多,对于“知”或“行”本身的理解也不同,不过方运最支持的不是知行合一,也不是主流的知先行后,而是行先知后。

从天的角度来看,知行合一或知先行后都没问题,但从人的角度来看,行先知后当是正理。

人非生而知之,既然人有所不知,必然要求知,而求知,便是行。

从人的角度来看,知行合一是不存在的,只有圣贤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人,只能先行才能后知。

至于如何行,则极为重要,从格物到平天下的八条目,便是一种针对锻天命的“行”。

至于这“锻天命”细节如何,方运现在并未完全理解,只是有模糊的概念和方向。

之所以要文宫火锻天命,是要炼化那些在“行”过程中沾染不好的事物,而那些不好的事物太难炼化,耗时日久,所以一切能增强文宫火的神物便成为人族四境大儒最急需的宝物。

既要增强文宫火,又要保证不会成为新的污染,这种神物极为难寻。

方运发现三位大儒陆续清醒,便收回神念。

就在刚才,三位大儒像街边那些一边看下棋一边指点江山谈论天下的老头一样讨论火山酿,无比兴奋,直到现在才恢复平静。

“三位,‘喝’得差不多了,要办正事了。我进古神宝阁,主要为了寻找有助于锻天命之物。”方运道。

田松石神态轻松,道:“老夫厚积薄发,在葬圣谷连连奇遇,现在也不过三境,四境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到达,所以对锻天命之物毫无兴趣。”

何明远微笑道:“何某锻天命已近尾声,所需也不大。”

云仰照则面露遗憾之色,道:“我来葬圣谷,并非为锻天命,而是想为子孙后代留一份福报,若有此物,我也不取。”

“三位不必如此。”方运知道这三人或多或少是让着自己,若是他们自己遇到那等神物,必然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