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章

帝,他所认可的统一场理论[67]是一套解释宇宙构成的完整、精炼、不容置疑的综合体系——尽管他这十几年来也一直在探索,但都只是徒然,而且每个宗教都声称知晓上帝。至于说天堂和地狱,完全是人们的想象罢了,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连哥德尔这样的天才的证明都不尽如人意,还有谁可以呢?

“至于其他的研究嘛,本体论证明……”

噢,又来了,爱因斯坦心想,都怪自己开了这个头。

“……我已经认真思考过你对公理四和公理五中间部分的质疑了,我相信我能够解决的,而且绝不会减弱或者改变它后面内容的效度。

他只用了十四条定理就证明了那条理论,何况他那么聪明,论据中很难找出什么漏洞。但爱因斯坦知道,那些论据的中心论就是错的,为什么?因为他知道神学的出现根本没有任何其他的原因或是特殊的目的。人类凭空捏造出一套神学理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惧怕黑暗,畏惧最终的消亡,害怕面对一个事实——即人们于巨大、广阔而冷漠的宇宙而言,根本什么也不是。

“但你不能说证明上帝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实现人们的愿望,”哥德尔说,“就像你逝去的朋友弗洛伊德[68]说的那样——他认为,世间一切无不关乎大脑,那个大脑,我想十之八九不过是他的大脑罢了。”

爱因斯坦毫不害怕或忧惧死亡。他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而且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就像西格蒙德说的那样,爱与事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相对于弗洛伊德的科学家身份来说,爱因斯坦更欣赏作为哲学家的他,所撰写的那些文章更富有发人深省的内涵,但内容的严谨性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

不对,他不畏惧死亡的原因是他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在神秘、奇妙且充满未知的宇宙中,他像原子一样渺小,像蜉蝣一般无足轻重。但能够生存在这片浩瀚的宇宙中,并且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成就,已经让他非常满足了。

“我保证,就算你告诉我,我长出了翅膀,”他回答道,“在天宫的宝座下坐着,弹着竖琴,我也能够接受。”爱因斯坦不想再因为哥德尔的证明,和他陷入一场激烈的争辩了。他低着头,凝视着湖岸上到处撒满的金红交织的树叶,此刻他只想陶醉在这美景中——蓬松的白云飘浮在湛蓝的天空中,就像他在阿尔卑斯山喝热巧克力时配的打发奶油似的,清澈冰凉的湖水有节奏地拍打着小船的一侧。闭上眼睛,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在瑞士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