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达德利·斯东的完美陨落

刊于《魅力》(Charm)

1954年7月

仇春卉 译

“活着!”

“死了!”

“妈的!他还活着,就在新英格兰呢!”

“他死了,二十年前就死了!”

“把帽子递给我!我这就亲自跑一趟,把他的人头带回来!”

这就是当晚的对话。一个陌生人在胡说什么达德利·斯东死了,结果触发了这场口水仗。我们大声反驳说,达德利·斯东还活着!想当初在二十年代,有一批读者总是先焚香沐浴,然后在熊熊燃烧的智慧之光的照耀下才开始拜读他的神作。到了今天,这批忠实读者只剩下寥寥无几。我们作为硕果仅存的几个死忠粉丝,难道还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吗?

伟大的达德利·斯东,文采斐然的作家,文坛里最高傲的雄狮。你们肯定记得,他写了一封绝笔信给出版方,众人看后,以头抢地者有之,厌世轻生者有之,悲鸣末日来临者亦有之。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各位:

<blockquote>不才今日已届而立之年,就此封笔,远离文坛,并销毁一切创意及手稿。</blockquote><blockquote>我意已决。珍重,勿念。</blockquote>

达德利·斯东拜上

这封信引起的后果,首先是地震,然后是雪崩。

“为什么?”多年来,我们每次会面时都会问自己。

就像电视剧里的桥段那样,我们一群人争论着:他忍心抛弃大好前程,远离文坛,是为了红颜,还是杯中物?抑或他已经才思枯竭?

我们互相安慰,如果斯东没有搁笔,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等名家都会被他熔岩般灼热的光辉所掩埋。最可悲的是,就在他最伟大的作品写成的前夕,斯东突然转身离去,从此隐居在一个海边的小镇。这个小镇名为“费解”,这片大海叫做“过去”。

“为什么?”

我们都在那些五彩斑斓的作品中领略到他灿烂夺目的文学天才,所以这个问题将会永远缠绕在我们心头。

数周前的某个晚上,我们聚在一起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众人突然发现自己的眼袋又变大了,发际线也后退了,于是胸中激起一阵愤懑。因为我们觉得,普罗大众对达德利·斯东所知实在太少了。

我们低声抱怨说,托马斯·沃尔夫虽然也是英年早逝,然而在他捏着鼻子从永恒的边缘跳下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