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四章

赫饶调出了当年那起拆迁事故的卷宗。

说是意外其实并不准确。

对于祁淑珍来说, 那是一场无妄之灾。

对城邦地产而言, 也很冤枉。

俞一归去世后, 或许是不愿触景伤情, 也可能是考虑到孙女未来的发展, 祁淑珍卖掉了家乡的旧屋,带着尚未成年的俞火搬到了A市。

那时俞火已经马上高三, 并不适宜转学。可相比县城,A市的教学质量自然更好。尤其从俞爷爷到俞一归, 对县里的医疗发展都是有贡献的。不用托人找关系,县里就向市里申请,解决了俞火的上学问题。其实也不算解决, 以俞火当时无论什么考试都是全县第一的成绩, A市的学校根本是抢着要她。

不负所望, 俞火在高考中发挥稳定,以足够上清华北大的717分的成绩,成为A市那一年的高考壮元。当北中医招生办打来电话, 俞火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俞一归的母校。唯一放心不下的只剩奶奶祁淑珍。

恰逢此时,她们所住的那片区域传来了拆迁的消息。俞火和祁淑珍一商量,决定拆迁时选择置换房, 可以留着祖孙俩儿日后居住,也可以在房价涨起来时卖掉, 再根据俞火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就近再买一套房。

俞火的经济头脑在那个时候体现出来的。年纪不大的她居然很看好房地产业。于是,她说服了思想保守的奶奶, 把手中的积蓄都拿出来,准备在签拆迁协议时,添钱置换一套面积大些的房子。

安排妥当后,俞火在九月时,出发去G市上大学,祁淑珍则留在A市等待签拆迁补偿协议,计划等这边开始拆迁,暂时去俞火学校附近租房子过渡一段时间。

祖孙俩已经开始期待在G市的新生活了。

拆迁却拖了近一年。直到才在行业中展露头角的城邦从另一家开发商手里接过这个项目,拆迁才终于被纳上了日程。

祁淑珍在那个时候进了医院。由于要做一台大手术,高昂的费用让俞火一度想要向城邦地产申请更改拆迁补偿协议,把置换房改为货币补偿。这时,她遇到了邢唐。邢唐以助医基金的形式,为她解决了难题。

可事实是,助医基金的申请也是需要流程和时间的,为了不耽误祁淑珍的病情,老人家那一次的全部医疗费用,是邢唐个人承担的。而他为了不给俞火增加思想负担,事先和院方打了招呼,通过院方转告俞火,启动了助医基金。

邢唐没想到,俞火会以他的名义捐款,还了他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