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七十六章 德国人要结盟

亚洲的殖民地。

随即林大鑫心中越来越头。他认为德国人不可能把目标现在就放在法国人身上,法国虽然海军变的萎靡不振,没有个几年时间是别想恢复过来,但是法国强大的陆军依然存在,如果德国敢抢夺法国人亚洲的殖民地,和德国接壤的法国,势必会选择和德国人宣战,那将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十几年就会爆发。因为那样一来,许多的国家都会牵扯进来的。

在19世纪初,欧洲大国之间的对抗意识逐渐加深。德国成为风暴的中心。德国统一后,一直防备法国复兴,尤其防备法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毕竟这2个地区是德国通过德法战争也就是普法战争抢占法国人的。奥匈帝国则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而不断发生冲突。

对德国而言,同种族的奥匈帝国是其忠实的盟友,另一方面。奥匈也需要德国的强大及支持。于是在1879年10月,德奥缔结秘密军事同盟。条约规定:2个国家一方受到俄国攻击时。另一方以本国的“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2个国家一方受到另一大国的攻击。只要俄国未参加侵略国一方,2个国家互守善意的中立。

另外意大利后来因为害怕法国人进攻他们,因为在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后,拿破仑三世不得不调回驻罗马的军队。于是意大利抓住机会,在9月初,意大利军队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进入原被法国控制的教皇辖地,占领罗马。后根据公民投票,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借助于普法战争法国的失败,赶走了法国的势力,收回被法国占领、控制的教皇辖地,最后完成统一。

所以意大利也同德奥签定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法国侵略,德意将相互援助,如果同盟中任何一方受到两个以上的强国攻击时,其他两国保证给予援助。三国同盟的矛头直指法俄2国。

于是德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偏袒奥匈而逐渐疏远俄国,且德奥同盟以俄国为假想敌,使俄国越来越不安。而遭受德奥长期孤立的法国,则乘机拉拢俄国,在财政上大力资助并协助其完成工业化和建设西伯利亚铁路,希望能和俄国签订军事条约。

但是俄国人一直在犹豫,直到和林大鑫发生战争之后,俄国人希望得到法国海军的援助一起对付林大鑫的东北海军,于是才正式和法国签订了俄法同盟协约。

协约明确规定:两国中如有一方遭受德国的单独攻击或德、意、奥匈的联合攻击时,将互相提供军事援助。并且2国海军组建联合舰队,远征亚洲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