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57章 沙皇陛下,有人来投!

河畔去找罗刹人扶植起来的头克汗(哈萨克人的汗王,同时也是罗刹国的藩臣)请求通商!

真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而这个邪恶而又无耻的朱三珲台吉在准格尔的“葛尔丹立宪”后,就从葛尔丹那里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楚河府。

作为得到楚河府的代价,朱三珲台吉终于抛弃了他的“丝路政策”,转而和葛尔丹一起当强盗了。

既然做不了买卖,那就抢吧!

所以朱三太子的代国,现在就和准格尔、和硕特两国站在了一起,捋起袖子,准备大抢一把了。

而花剌子模绿洲的希瓦汗国的命运比哈萨克人好不了多少,他们被奥朗则布给坑苦了,在撒马尔汗之战和费尔干纳之战中,失去了几万壮丁。

对于人口数量有限的希瓦汗国而言,一下失去几万壮丁,就足以让他们一蹶不振了。

哪怕阿努沙汗的儿子尼亚兹汗在短暂的内战中取胜,成功统一了希瓦汗国,还和邻居的土库曼人、哈萨克人、罗刹人、波斯人结成五国同盟,仍然无力抵抗强大的准格尔国。

好不容易熬到僧格病逝,却没有等来他们想要的准格尔内战,而是等来了“葛尔丹立宪”和准格尔、和硕特、代国三家同盟。

准格尔、和硕特、代国这三家本来就都是大明的藩属国,但是在“葛尔丹立宪”前并没有真正团结在一起,特别是朱慈炯的代国很大程度上在给僧格拖后腿。

但是随着葛尔丹这个“立宪国王”的上台,和硕特王国不再担心被准格尔吞并(阿努可敦出自和硕特王廷),朱三太子也拿到了觊觎的地盘。

三个大明藩国,终于可以团结一致了。

面对即将汹涌而来的大明蒙古人(朱慈炯当然不是蒙古人,但是他总派蒙古人去抢人,所以也被误认为是蒙古人了),哈萨克的头克汗,希瓦的尼亚兹汗,还有罗刹人的总督戈洛文侯爵都知道大麻烦要来了。

所以头克汗派出了儿子哈利德,尼亚兹汗则派出儿子哈吉,戈洛文侯爵则是亲自离开了罗刹国在小玉兹的大据点奥伦堡,三个人一块儿去莫斯科向沙皇阿列克谢一世陛下求救了。

除了求救,当然还有投靠称臣了。

其实头克汗和尼亚兹汗早就向沙皇称过臣了,不过之前的称臣是非正式的……就是表面一个态度,并没有具体的条约规定哈萨克和希瓦两国的藩臣义务,实际上就是哈萨克和希瓦两国在打擦边球,希望用个不值钱的名分就换到罗刹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