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1章 金光大道

子的画,梵高生前却仅仅以四百法郎的价格卖出去一幅。

但是谁又能想得到,在梵高死后的一百年时间里,他却是成为了享誉全球的著名画家,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均以能收藏到他的画作为荣,而梵高的一幅自画像,在一九九八年的时候,卖出了7150万的天价。

在国内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像是建国初被评为国家级美术工艺师的一些制作紫砂壶的大师,生前的时候一把壶最多也就是卖个几十块钱,但几十年过去之后,他们的作品却是往往能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且还是一物难求。

所以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古玩行或者是艺术家们的身上。

就算你是个天才,那也需要大众对你有个熟悉的过程,需要市场对其作品逐步的接受,这并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要知道,莎士比亚在活着的时候也并不出名,但他的作品却是一直演绎到了现在。

所以方逸并不认为自己有大师级的水平,就能享受到大师级的待遇,放眼国内,那些被称之为大师的人物,哪一个不是七老八十的年龄,六十岁出头的在这个行当里,那都属于年轻人。

“方逸,还行,你还挺冷静的……”听到方逸的话,满军不由笑了起来,说道:“要说这件事,你要谢谢孙老和余老师,还有赵馆长,没有他们几个,你也出不了名……”

原来,在方逸的古玩店开业的时候,余宣和孙连达是不请自来,他们俩几乎是前脚给古玩市场的开业剪完彩,后脚就跑到方逸的古玩店里来剪彩了。

别小看这一个剪彩,对于一家不出名的古玩店来说,带来的效应却是轰动性的,余宣和孙连达在行内是什么地位?他们两人联袂给一家古玩店剪彩,这面子可是大了去了。

更何况在开业的当天,古玩市场可是汇聚了国内大多半的收藏家,余宣和孙连达的举动就像是一个风向标,让他们的目光全都投入到了方逸的店里。

而剪彩完毕之后,孙连达和余宣竟然是留在了店里,给那些老朋友们推荐起了方逸的作品。

能参与到开业典礼的人,想找出个外行都不容易,所以不用孙连达和余宣多说,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方逸作品雕工的精湛,这一件件玉器雕琢的惟妙惟肖,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充满了灵性。

古玩行是讲名气不假,但终究还是要看作品的好坏优劣的,而且有孙连达和余宣在,方逸日后的名气难道还会小了吗?但是等方逸名声大噪的时候,他的作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