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一章 不要辜负

弹所能传递讯息太过模棱两可,大军疾返时又无暇接洽哨探,孤竟不知近况。诸位且少待。把朝廷众臣态度与宗室情况知才好。”

狗腿子们一听萧铣自称“孤”了,才想起这些日子已经颇有人在民间散布杨广被杀之前、在绞索套喉时口头颁布的遗诏:加封梁公萧铣为梁王,辅佐燕王登基继位。平定宇文化及之乱。所以,萧铣如今确实已经有资格自称为“孤”了。

萧铣一年多前雁门郡救驾归来时。爵位还只是兰陵郡公,不过这一年多里头。他也算是为朝廷多有建功,无论是平定林士弘的叛乱,还是剿灭李子通,抑或是为朝廷筹措粮饷银钱修筑丹阳宫帮朝廷做迁都准备工作,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大功,所以在杨广出事之前大半年,萧铣就已经升到“梁公”的爵位了——

别觉得这个爵位貌似没有什么逆天的大军功就高不可攀一样。要知道杨广后期为了笼络人心,加封爵位可是很常见的,历史同期“梁公”这个爵位就是被萧铣的堂弟萧钜拿走了,那是杨广被杀之前数月加封的。而历史上的萧钜根本没有任何军功,完全就是靠他萧皇后的侄儿的身份拿到梁公的封号的(萧瑀当时罢黜在家),只可惜历史上的萧钜完全没有从梁公这个封号里头捞到好处,反而是因此被宇文化及定性为死忠于皇帝的一党,在兵变中和杨广一起被杀了。

而再往前追溯一些年份,当初杨素被加封越国公的时候,很重要一项功劳就是修独孤皇后的陵寝,才在文帝末年得到晋爵,可见古人的价值观里头,修宫殿、营新都、治皇陵都是很重的功劳,只要皇帝想加封,以这些作为借口,效果绝对不比军功差。如今因为萧铣带来的历史改变,杨广被杀的历史时间被提前了两三年,然而萧铣自己的功劳和本事也远不是他堂弟萧钜可以比拟的,所以此前就封为梁公、现在又加为梁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不过很显然,杨广被杀那天,遗诏显然是不可能有任何纸面形式的东西流传出来的,而且以宇文化及的立场,当时肯定会封锁一切消息,不让外头的人知道杨广临死前了啥。然而,这些话语终究是半真半假地传了出来,毕竟么当时在场的宫女太监又不可能全部杀完,尤其是那些宫女和妃嫔——宇文化及作乱的时候,对于杨广的后妃可是都没有敢动,毕竟他并不是打着改朝换代的名号,他还是要继续拥立杨浩作为傀儡的,所以罪只及昏君一人。

总而言之,靠着宫女的传言,以及民间的添油加醋,萧铣被加封为梁王、辅佐燕王登基复仇的遗诏总归是传出来了。尤其是因为宇文化及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