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五章 试船

竖杆硬生生抬起了半丈多高。随后,工匠们便看到了竖杆底部的结构露出了些端倪。

那是五只横着排开的固定式挖斗,形状就如同后世推土机的推土铲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比推土铲要窄一些,而且主体是硬木做的,只有刃口部分包了铁料。把这个杆子放到底的时候,船一旦往前开,五个挖斗就会在湖底如同老牛犁地一样刮着淤泥,把淤泥连推带铲推过来。

这种船只,在挖泥运泥方面的效率,或许还不算非常惊人,但是其对于河床底部地质的松土作用却是非常明显;在水域面积比较广大的时候,还可以把距离岸边较远的湖心江心土层推到岸边再挖,着实节约了不少工作量。

而且这船还有一桩好处,在疏浚西湖时还不太看得出来,而将来疏浚运河时却会作用非常明显——寻常直接挖掘的疏浚作业,往往存在有一搭没一搭,挖几处漏一处的情况,一旦有没有深挖干净的遗漏点,便会在运河内留下“暗礁”,虽然有可能是沙土构成的软质浅滩,不一定如礁石那样会让船只撞上便船毁人亡,但是搁浅还是免不了的——而使用爬犁式挖泥船之后,便可以作为最后清扫河道查漏补缺的作业手段,在河道疏浚完后再刮一遍,把漏网之鱼扫掉。

正在工匠民夫们惊叹于爬犁式刮泥船的效率时,在近岸的地方,两艘链斗式的挖泥船开始出动了。这些船船头一个如同水车一样的大轮子,每一根轮毂上都是一个挖斗,结构倒是和桨轮差不多,或直接装在船侧与车轮舸的桨轮踏轴同轴,或者奢侈一点,用铁链把挖泥轮与踏轮的轴连接起来,一个齿孔一个齿孔地传动。

这两者的差别,没啥物理和工程常识的人,便可以大致想象成,前者是古代的同轴自行车,而后者是带了链条传动、踏板轴与车轮轴分开的现代自行车。

至于省掉铁链、直接让齿链传动简化为齿轮间直接传动,这一点萧铣根本考虑都没有考虑——作为一个有一点工程和物理常识的人,萧铣可不像那些文科生穿越者那么异想天开。他深知,在几何数学进步到可以计算齿轮渐开线的时代之前,齿轮间的直接啮合精度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加一根铁链虽然浪费了点传动效率,但是至少可以让主轴上的尖齿外形要求不那么高。

链斗轮在船只的驱动下,如同水车一样转动起来,每一次挖斗到达最低点时,都会在湖底深深地挖出满满一斗淤泥,而一旦运转四分之一圈后,装满淤泥的挖斗卷扬到达船头高度时,便有民夫用力把挖斗倒过来,如同水车倾倒水桶一样把泥倒出来,引入船头的滑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