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二章 借船未遂

可以搞定了,竟然只相当于羊肉的四分之一。

得到这个行情消息的时候,萧铣就展开了一阵抄底——在猪肉的价值没有被正视之前,把本地的猪只大量收购屠宰一批,而且冬季气候寒冷,宰杀后存放得法的话留两个月也不是问题,而且这时代也没发现有腌渍酱渍的技术。搞得好的话,作为劳役民夫的犒赏,相信对士气的激励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作用。而等到钱塘、余杭等周边地区开始传开猪肉的新式烹饪方法之后,相信猪肉的价格就会有一个提升,与羊肉之间的差价倍数也不会这么大。

说句题外话,萧铣自己既然知道这个时代的猪大多数是怎么养出来的,那么即使是与民同乐,也不可能去吃那些猪肉。本着人民好公仆的优良传统,咱萧县尊自然是让几家豪绅挑选了一些只吃谷糠豆粕饲料、喝淘米水长大特供猪,然后才摆出那副与民同乐的样子。在油菜花还没普及、玉米花生还在美洲的年代,华夏大地上要吃点植物油,还真是只有靠大豆油解决了,榨油剩下的豆粕,相对来说比后来宋明两朝还好找一些。

……

祭出了猪肉犒赏的大计,似乎在十一月的后半段,杭州城里里外外这几块大工地上的民夫就更加带劲儿了。

百井坊一带一路往西,几乎每日都可以掘出两三口水质不苦的深水井。相信到了腊月末的时候,至少可以解决城北半座城乃至城外农田的饮水、灌溉所需。毕竟杭州不缺地下水,缺的只是让地下水在抽出来之前的深层滤净而已。民间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几乎没法相信新来的县尊居然短短两个月就把阖县百姓的喝水问题解决了大半。

最西边的西溪河工地那头,主河道深度已经深挖到了一丈二尺,虽然河道宽度从原来的近百丈束窄到了二十丈,不过河道深度却增加了六倍之多,水流也改直湍急了一些,一改原来漫滩沼泽的泥泞模样。上游还往远多挖了十几里路,一直挖通到了余杭县的南苕溪。只是最后引水入西湖那一段受到了阻碍——西湖三面环山,湖西北面有宝石山、栖霞岭和桃源岭等围绕。即使选取最简便的路线引水,也要在栖霞岭和桃源岭之间开凿一个口子才行。

在疏松的沉积地质环境下开挖上百里路,所需要的工程量,也不一定比在坚硬的山区挖那么区区一到两里。如今,就是引入西湖的最后一里地被山岩地质所阻,暂且只能放在一边。

相比之下,三个工程中,西湖的疏浚是最慢的,这完全是技术落后导致的,萧铣很清楚,短时间内光靠增加人工也不是办法,所以他开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