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九章 花开两头

未开,不懂好坏,那就不懂好了。萧铣只管抓大放小,把境内各县的头面人物、豪族世家领袖召集过来,当场亲自为他们讲解说明占城稻的好处、亩产的提升、由此带来的在江南一年二种稻米的可能性……

最后萧铣还拍胸脯地签了担保文书:引入占城稻稻种之后,但凡单季产量比去年提升不足两成的,则朝廷愿意免去当年税赋。至于是否超过,自然不能由世家豪族说了算,而要以统一管理认捐的试验田说了算。但是若是单季产量增产超过两成,可就不再是按照朝廷原定的亩产来十五税一了,而要按照试验田的最高亩产作为单产,十稅一收取粮税,算是额外的种粮钱。

若是不想签订文书担保、自负盈亏的,萧铣也任由他们只是从官府那里采购占城稻稻种的时候,要按照一比二十的比价购买种子:用寻常粳米晚稻二十石,才能换取一石占城稻种,但是考虑到占城稻并非杂交稻,来年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再次作为种子,所以有见识的世家宁可如今接受一次性的盘剥,为了长远利益也是愿意接受这个二十倍的价钱的。

如此一来,萧铣也算是把这个时代开拓发现者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努力尽到了极致,再想多捞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可能,毕竟这可是个印书都不用给版税的年代,秘法和海外异种都只有世家豪门珍藏起来不为外人所知一个运作方法,被人窥伺了就只有公开的份儿。萧铣能够用先手之利占三年优势就不错了,更长远的方面,他还是只能指望随着江南双季稻的推广,让这块地方粮价低迷一些,百姓躁动少一些,给他在乱世中筹措一份根基提供保障。

……

占城稻和鸟粪石的利益要想多占,另一手准备自然是要推掉那些阻挠者。

在江东忙于大业六年春播的同时,在东海上,走山东-新罗-州夷(济州岛)-筑紫(日本的对马岛、壹歧岛、筑前国)路线出访倭国的裴世清、来整等人,也在两个月的辗转之后,探寻出了一条依靠借用沿海侧风航行去往日本的航路——就经济性来说,这条路在海上航行时的成本足足是季风顺风季节直航的五六倍。但是至少实现了从中国到倭国在非季风季节往来的从无到有突破。

裴世清的船队随着小野妹子的引航,从关门海峡穿过九州岛、进入濑户内海,直趋淡路岛附近登陆,随后走淀川和伊贺山道去往奈良京回访倭国大王。

也就是到了海上的时候,小野妹子知道有些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提前和裴世清打了招呼:倭国给中原皇帝的朝贺表章里头,是经过阴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