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九章 讨伐吐谷浑

不如在北方或者江淮做个县令实惠。如此天高皇帝远的鸟不拉屎之地,有外地豪商来承包荒地垦荒纳税,地方官的欢迎程度自然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地贫困县听说外商来投资一样兴奋了。大笔一挥批了地皮之后,不管你在那地盘上作甚,只要不是招兵买马扯旗谋反,别的都不管你。

夷洲开发的第二点,则是组织船队到猫屿大规模开采鸟粪石运回明州、杭州、常熟等地卸货,准备来年磨碎后给萧铣自己的领地作为额外的肥料施用一年,看看效果摸摸门路,将来也好推广。

如此这般按部就班之下,大业四年终于是平静地过去了。整个冬天,明州苏州各处沿海造船场都没有停工,让朝廷舰队的工期得以提前。转眼过了年关,萧铣又忙碌起来,亲自巡视指点,在自己如今的封地里面推广占城稻的下种和让封地民户额外施用鸟粪石的肥料。他如今的封地算上茶园桑林稻田,拢共已经过了万顷——整个吴郡杭州、湖州、苏州的总耕地数大约是十二万顷,萧铣夫妇名义下的土地已经占了一个郡的十二分之一,比一个县城还大。所以料理起来也是颇为不易。

春蚕收下来之后,又是今年水力缫丝机和飞梭织绸机大规模投入实用的第一年,也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同时还要把岭南舶来的长绒白叠子花试种下去,收取棉桃后挑出可以适合牵伸纤维并条成纱的品种。其余纤维长度不适合牵伸并条的,就只能将来作为棉袄的填充物使用了——棉纺织业在中国要到南宋末年才出现萌芽,而即使是不会纺纱,把棉花作为简单的填充物使用,那也不是隋朝时就有的见识,只要弄出这些来,比时代领先几百年是毫无问题的。

不过岭南的白叠子花品种,其实也不算是当地特产,这种长绒棉学名应该是叫印度长绒棉,原产区最多分布到缅甸西部,而林邑的气候太过潮湿,并不适合种植这种作物。只是中南半岛上古代就有陆路商路,在林邑国可以买到来自天竺和缅甸的白叠子花,也是正常。同理,萧铣弄回来白叠子花之后,暂时也只能小规模养育选种,因为江浙同样不适合棉花的种植。如今的华夏大地上因为西域还没有征服,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地方应该是山东半岛,所以只有等将来和来护儿合作,到他的地盘上推广开来了——当然,既然免不了要泄密,秘方自然是在此之前献给杨广邀功的好。

……

一切忙完,已经是大业五年的阳春三月了。朝中也陆陆续续传来消息,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一个不幸的噩耗——被萧铣献上的各种肥胖症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