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三章 基业初成

,华夏历史上就没哪个朝代商税能收得多的。

萧铣在水曹这一块的工作上许下那么重的任务,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不过那个原因就只有萧铣自己才知道了:因为河间王杨弘是义成公主的父亲,虽然义成公主只是杨弘的庶女,当年在杨弘府上也是没人疼没人爱的那种(除了她惨死在突厥的四姐安义公主)。但是萧铣毕竟心中负愧,能够让杨弘在代扬州总管的任上政绩好看一些,也算是聊表寸心。

有了杨弘的支持,加上去岁修江南河南段积累下来的人望和名声,这一年修北段的进度便更快了。尤其是沿途的常州、京口都是人口比杭州稠密得多的富庶州府,而且因为太湖的关系,把并不沿河的苏州、湖州民夫调度过来跨境服役也很是方便,甚至连丹阳的徭役都可以征发过来干活。五个州加起来总共将近三十万户的户口存量,让萧铣可以在哪怕农忙时节都保持征发出五万徭役,而且还是不会导致竭泽而渔、出现民力使用过度不良反应的那种。

船工队伍,是经过了一年工程实战锻炼出来的熟手,足足近万之多。青蒿的筹备更是提前就吸取了教训,并且苏湖两州地方官去年冬天还应官府行文要求在太湖沿岸展开了灭杀钉螺的行动,如此一来这一年的修河过程中血吸虫病也没什么再次冒头的机会,让工程几乎没有困顿停滞的理由。

人手更充足,船工更熟练,疫病被压制。可以说,除了钱粮这个因素之外,影响修河进度的另外三大因素上,仁寿二年都比仁寿元年要好一些,工期顺利加快,也就理所当然了。个中情由,实在无可着墨之处。至于钱粮方面,因为苏州、湖州本来就是大部分年份都可以做到水稻一种二熟的,萧铣想要靠传授《齐民要术》之法增产来换取提高赋税,自然是不可能和在杭州时那样顺利。

……

于是乎,当历史的时钟转向仁寿二年十月,武士彟受命承包一支商船队前往南阳贩售丝茶时,江南运河全线,都已经是彻底贯通的状态。

扬州水曹管辖下的官营船舶,也在这一季放开了让民间承包的渠道,只要缴纳了使用运河的漕税,便可以从官府那里领回一艘船自营——虽然这些船里大部分本就是民间船只在开皇十八年时被朝廷征收走的。而且如今朝廷也不管你吴地民船营商是否走运河,都按照你用了运河来计算一年的漕税,就好比是人头税一样,只不过这个应该说是“船头税”才更合理。

许是对于营利能力的担忧,以及漕税的计税额比较饱和,吃头口水的人还是少数,武士彟在这一季的生意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