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一章 各个击破

射只是冲锋前打乱敌人阵脚的手段——一般来说,骑兵不会持续在百步的远距离上放箭。而是一直前冲,冲到距离敌人只有三十步的地方,然后开始丝毫不瞄准,只管追求速度地爆发式射出连珠箭。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把弓箭和火枪做一个横向对比的话,弓骑兵的帕提亚战术就相当于后世火枪骑兵时代的半回旋战术——都是追求装填时靠后、开火时突前,持续放箭/开枪,但尽量避免近战;而马穆鲁克战术如果非要找一个同类的话,倒是和火枪时代伊达政宗的骑射突击差不多,两者虽然都骑射了。但是骑射的目的不是避免肉搏,而是在肉搏前的一瞬间追求最大程度打乱原本严阵以待的一线敌人。

这个放箭不追求命中率,只追求射击频率。而事实上如果面对的是密集阵的敌人阵形的话,因为缩短到了三十步,哪怕不瞄乱射,没射中主要目标,也往往可以射到他身边的人,总归杀伤效果还是很可观的,而且可以如同迎头一闷棍一样在接敌前的一瞬间把人打懵打乱,然后瞬息之间就遭到了骑兵的墙式冲锋。而如果敌人为了防备冲锋前的箭雨而选择松散阵型的话,那么箭雨的杀伤效果固然会大减。但松散队形扛不住骑兵冲击力的弱点,则正中攻击者的下怀。

隋朝的时候。西方的阿拉伯人也还没有发明出马穆鲁克战术——其实阿拉伯人的马穆鲁克骑兵战术,最早也并不是阿拉伯人用本民族的兵源完成的。而是用了被阿拉伯人卖为奴隶的塞尔柱突厥人。而塞尔柱突厥人在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扩散,也是中原民族大破突厥之后完成的,所以,这种战术被萧铣拿出来的时候,虽然语焉不详,却能够给颇有名将之才的秦琼耳目一新之感。

后世一个精锐的马穆鲁克骑兵,据说可以在战马冲刺三十步距离的时间内,爆发式连珠射出五箭,且不论那可怜的精度,但仅就密度爆发力而言,算是空前绝后了。秦琼的骑兵连珠箭练不好,充其量这么短的时间只能射出两到三箭,但是幸好他们使用这种战术时初战的对手是农民军,所以有足够的容错性来让他们练手。

正面的步军在五轮猛射之后直接长枪横刀陌刀地干上了,血肉横飞还不到两盏茶的功夫,两翼还有团团的后军围裹上来,未曾胶着,秦琼的骑兵就迫不及待完成了马穆鲁克战术。两三轮爆发式的连珠箭,专挑着李子通军两翼那些有经验的、为了对抗骑兵突击而密集站队的小股精兵,一股股箭矢射进人挨人扎堆的军阵中,如同切菜一样溅起一大坨一大坨的血水。

农民军缺少坚甲,在锥头破甲箭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