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章 不要钱一样的大杀器

用,所有防护部位都靠板甲来提供。这样的甲胄对于软质弹性钢材的冶金技术要求自然会比较高,因为手套、靴子或者护臂之类的部位曲率太大,钢材的冷锻工艺不过关的话。在成型的时候尤其容易断裂。

在全套板甲出现之前,在13世纪末到14世纪中叶,板甲是以补强构件的形态出现的——也就是胸甲、大腿甲、护裙这些部位做成弧形板甲。然后用皮带固定在一套鳞甲或者链甲的外头。而里面的鳞甲或者链甲一般在胸腹部位就只做城皮革质地的,以免得重复防护、重量过重。同样的甲胄在倭国也有出现过,而且时间更早数百年——只不过倭国人那丑怪的铠甲,基本上是和后世乡村非主流的小吊带样子差不多,前后两块木板,然后两根小吊带一样的肩带挂在那儿,再一根腰部的麻绳把前后两块木板绑紧贴着身体,木板覆盖不到的部位还有别的竹甲或者布/皮甲提供防护。

现在罗士信他们看到的,就是这种长相的东西。传统的护心镜被放大了数倍,几乎可以盖住整个胸腹。看上去防护效果很是夯实,而且还有优美的凸面弧度。但重量却反而比同样防护效果的铁鳞甲还轻便了至少三成,而胸甲的固定方式便是绑扎在普通皮甲外头。

别以为这种固定方式很奇葩,其实古代中国人是很能接受这种方式的,因为当时的护心镜本来就是自成一体,绑在鱼鳞甲外头的,而非后世古装剧那般和铁鳞甲浑然一体的样子,后者只是横店流道具的样式罢了。《三国演义》上糜夫人投井自尽、把阿斗交给赵云保护突围时,都写了赵云“解下掩心铜镜,把阿斗护在其中,再扎紧勒甲绦”,可见那护心镜就是分离式绑在外头的,而“勒甲绦”就是这些外挂装备的系带。

至于这玩意儿比等效防护厚度的铁鳞甲轻这一点,一开始外行人总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稍微理性定量分析一下的话就不觉得奇怪了——打个比方,如果都是等效5毫米厚度钢板防护强度,那么用板甲的时候便只要一块5毫米厚度的钢板便够了,而鱼鳞甲要达到这个防护效果,至少也要保证每一片鳞片有5毫米厚。

但问题是鱼鳞甲连缀起来的时候是有交叠的部分的,上下两层甲叶叠加的部分至少有占到甲叶面积的三分之一吧?所以等效下来就相当于鱼鳞甲有三分之一的总面积是1厘米厚的,只不过这些地方厚的大而无当,并没有让防护得到提升,反而在鳞片打孔等部位留下了弱点。而如果非要做到万全等效厚度和板甲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叠加浪费的话,那就只能做成铁札甲了——铁札甲就是那种一片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