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五章 帝心

利导之法的措辞,在这个读书人普遍“君子言义不言利”的时代,自然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再看萧铣相关高丽的方略,乃至另外两篇打酱油的文章,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诸多细则虽然没有尽言,已经颇为可观了,最难得的是没有少年人的锐意冒进,每一篇都有未虑胜先虑败的基调,但又不是追求四平八稳一团和气。

杨坚放下朱笔,抬头问道:“牛卿,苏卿,这个萧铣,你们今科本是拟取在第几名?”

“回禀陛下,臣与苏尚书合计了,当时是取在第七名。”

杨广对面站着两个都已经五旬开外的老臣,须髯都有些花白了。其中回话的那个自然是牛弘了,他这个吏部尚书是去年下半年才任命的,当时杨坚已经有了来年开科举的筹划,但是又对原来的吏部尚书苏威不太放心,便提前做了这个调动。

牛弘在开皇初年时就当了礼部尚书,后来开皇九年改任太常卿,在太常卿的位子上又做了八年,素有轻贵廉洁之名。

而另外一个大臣苏威,则是开皇初年时就做了吏部尚书,后来还升到过尚书右仆射,在那个位子上的资历比如今的尚书右仆射杨素还老一些;可惜的是,吏部尚书这个位子掌握着天下官员升迁,自然是的高发岗位,苏威也没能防腐。在开皇十二年时,苏威因为在那年的九品中正制例行考官中大面积受贿舞弊,被查出后遭到杨坚怒斥罢官。虽然风头过去后因为杨坚惜才念旧、又把苏威逐步提拔了回来,但是杨坚对苏威在抡才大事上的不信任已经种下。

自从决定开皇十八年要再开一次贡举之后,杨坚便开始布局,把苏威挪到了别的位子上,使他只能在此次贡举中担任副职,免得他再受贿舞弊。

杨广不置可否,又问道:“牛卿,苏卿,你们可看过这个萧铣的履历?”

“回禀陛下,臣等看过。”两人齐声答应之后,牛弘便惜字如金地闭嘴,不肯再多言一句。倒是苏威揣摩了一下圣意,续道,“陛下,臣以为,这萧铣不过才十四岁,纵然文章可取,然则方略终究太过躁进虚浮,不知世道持重之法。取在第七位,着实有些忽略了这方面的因素。”

在苏威的挑衅下,牛弘此前问一句答一句的低调终于无法憋下去了。面对苏威的指责,他必须抗辩:“陛下!苏尚书着实对微臣说过该降低一些萧铣的名次之言。但是臣以为国家取士,便该不问身世,只看文章方略。若是今日能够因为贡举之士年少便黜落一些名次,岂不是下次还能因为某些贡举之士出生寒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