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章 地球诞生

大星体渐行渐远,已经相距1000多公里了,5万年后它们的距离变成了6000公里。

随着距离的拉大,较小星体自身的引力作用越来越小,上面的大气层不断逃逸,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温度变得越来越低,除了少部分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以外,星体上的液态水彻底消失了,这部分星体沦为了死亡世界。

而较大体积的那部分星体,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它的地心引力虽然足够大,也无法完全阻止大气的流失,造成这个较大星体上的大气层变薄,液态水减少。

在大约25亿年前,芬浪星球、尼比鲁星球、浑侗星球的科技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星际旅行和星系再造技术也相对成熟,三个星球的文明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三个星球越来越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于是,他们抛弃前嫌,着手开始了合作。

经过磋商,三个星球首先决定,成立联合工作组,以恢复皓星生态为着力点,重新建立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充分论证和研讨的基础上,联合工作组形成了完整改造方案。

根据太阳系的太空环境特点,充分考虑行星间相互关系,他们决定通过人工干预,帮助裂解出的那个较大星体恢复宜居的自然环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给它找到一个适合的轨道。

在皓星裂解的15亿年内,太阳核聚变反应趋于稳定,光和热的辐射量降低了很多,加之裂解出的这个较大星体地核的热量损失较大,所以,整个星体上的环境温度越来越低,常年没有液态水存在。

联合工作组决定对裂解出的这个较大星体实施变轨调整,让它距离太阳更近,而对于裂解出的较小天体,也不放弃,毕竟那是他们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针对较小星体,也实施变轨调整,计划把小星体调整为大星体的卫星,让本来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星体永远互相守望,不离不弃。

变轨计划很快实施了。首先要对大星体进行初步加速,当时,加速天体只有一种办法,计算环境引力场,合理利用周边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找到最佳加速时机,然后实施核聚变爆炸,以产生推动力。

而在精密微调阶段,则要在星体上建造数座大型质子发动机,通过发动机的巨大推力达到轨道精确调整的目的。

尽管计算的很精确,尽管在最佳时机和最佳位置实施了精准加速,这个变轨过程还是持续了200年,核聚变爆炸实施了3000多次,工程量相当庞大。

在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