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四章 顺手牵羊

该把历史上后来在大唐一朝屡建奇功的名将都趁着微末之际统统收拢到麾下,但是这种思维其实有个很大的局限性——其实一直到大业八年为止,萧铣都谈不上独领一军,而且身份敏感。那时候招募心腹死士显然不合时宜,还容易被猜忌。而他自领扬州内外侯官总管也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而且期间除了在江南剿贼就是在高句丽征战,没什么功夫腾出手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又不好很无厘头地让手下人大张旗鼓越境去搜罗人才。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制约因素,那就是体制对他用人的限缩——真正牧守一方,甚至称雄称霸的军阀,在录用手下的时候是不得不考虑原有旧部的心态和想法的:

并不是和打三国志策略游戏那样,明明你手头有做了二十年军师的鲁肃,然后一挖到诸葛亮一看一个智力96一个智力100。就可以马上把智力96的军师卸了换上100的。如果现实世界里有脑残主公这么做的话,肯定不止是如同游戏里那样,仅仅被卸任的智力96武将忠诚度狂降。而是连带着该主公手下其他全部老兄弟统统忠诚度狂降。

毕竟历史上能够容忍诸葛亮式火箭蹿升的只有关二哥张三哥,还是在刘大耳反复开导的情况下。别人这么做那就完全是作死。

萧铣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而且更复杂:因为隋末那些大放异彩被人记住的名将,有很多出身并不好,都是草寇之流。而萧铣出身名门,又是外戚,显然不可能太掉身价去笼络草寇将领,那样只会寒了身边原有班底的心。正如历史上李渊之类的关陇门阀起兵时,其实一开始也没笼络到多少草寇出身的名将。也都是到了大后期李密王世充等都已经僭越称号了,他才开始收拢那些渐渐洗白的低出身将领。李渊的困境。和萧铣是一样的,注定了他们在天下正式打乱、杨广的权威崩塌之前不能毫无顾忌地唯才是举。

此前收复杜伏威手下倍抛弃的一个阚棱、一个王雄诞。还是借着辅公佑和这二将的矛盾,逼出来的。阚棱等到了萧铣手下之后,还是只能从校尉做起。萧铣别说郎将这种必须朝廷册封的官职了,便是一个留守有权自己任命的都尉都不敢给,就是怕论资排辈的老将们寒了心。

……

为了这事儿,途径济阴郡的时候,萧铣特地问了在齐地待了多年的手下武将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可以举荐的军事民政人才。结果来整之类的出身较好的武将倒是举出了不少人,但是显然萧铣都没听说过,应该是这些人才没能史书留名所致。

来整推荐的人物里头,萧铣仅有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