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六章】 英俄介入

清政府接受朝鲜政府的要求派了兵,而日本因为清政府派了兵,于是也依据中日《天津条约》派了兵。撤兵的时候,日本也要按照这个顺序,真是一个奇妙的论点。让谁来评论,这也是不公平的。应该是:东学军平定之后,已无派兵之必要,双方应同时撤兵。

为了逃避责任,金嘉镇想出一个抓替罪羊的办法,硬说要求清政府派兵的不是朝鲜政府,而是闵泳骏个人。

“这事容易……不过,因为日本大军已到,金嘉镇这阵子似乎更加趾高气扬,目空一切。”闵泳骏说道。

“另外还有许多事要做,比如,促使外交团抗议日军进驻,这件事可以正大光明地以政府的名义去干!”

“明白了。”

去天津的事被拒绝,闵泳骏低垂着头,愁苦地离开了袁世凯的公署。

6月25日,驻汉城的外交团分别照会大鸟圭介和袁世凯,要求两国同时撤兵。理由是外国兵驻在朝鲜,容易节外生枝,妨碍各国侨民的安全。

照会的代表者为美国驻汉城公使约翰?希尔,签名的有英、俄、法等国公使、领事。没有德国领事之名。袁世凯给李鸿章的电报说:“德国领事未附名,因其久在日本,或未肯助韩。”

对于这份照会,袁世凯当然要复文:“已迅速转达我国政府。”

同一天,在东京,俄国驻日公使希德洛夫拜访陆奥外相。他说,清政府请求俄国政府调解在朝鲜的中、日两国的问题。

“俄国政府对于贵国和中国的纠纷,希望能够尽速得到解决,早日恢复朝鲜和平。因此,如果清政府撤走军队,贵国也同样撤兵吗?”

陆奥闭起了眼睛,这是一个难以用“不”来回答的提问。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原则上没有异议。”

“这我就放心了。”希德洛夫公使说道。

“不过,”陆奥顿了一下,说道,“照现在这种状态,双方互相猜忌,不那么容易解决吧。这不光是日、中两国之间的问题,欧洲诸国之间也同样有类似的情况。而且,清政府一直使用种种阴险手段,干涉朝鲜内政,我们日本政府对清政府的言行不能完全相信!”

“噢?这就是说,需要有条件吗?”

“完全对!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方案,必须在朝鲜完成政治改革,清政府必须同意由日、中两国共同负责,承担义务!”

陆奥外相把杯子里的水喝光。清政府绝对不会同意和日本“共同”搞政治改革,陆奥知道这一点,希德洛夫